14
A+ 大■本報記者 趙興祖 通訊員 沈麗婷 郭啟明 姜文宇
盛夏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千山疊翠,碧水浣歌,森林與河流縱橫,碧綠與蔚藍交織,宛如一幅充滿生機和美麗的畫卷。
7月30日,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北京國際網絡電影展組委會、內蒙古大興安嶺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跟著微短劇去內蒙古大興安嶺”活動在滿歸拉開帷幕。
全國知名文化學者、知名藝術家以及來自北京、深圳、香港等地青少年130余人,相約“森林的世界·世界的森林”,一同走進神秘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穿行于靈山秀水之間,共同參與“額爾古納河右岸”森林音樂會、少兒奇幻微短劇《森林狂想曲》、大興安嶺微短劇實戰訓練營、滿歸金秋采摘季四大項目。
一場場森林文化盛宴強勢來襲,再次讓這片茂密的森林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次“旅游+微短劇”融合的旅游發展新模式
“演員就位,場號1-2,鏡號2、次數3,鏡頭準備,開始。”8月1日,記者在少兒奇幻微短劇《森林狂想曲》拍攝現場看到,隨著導演的一聲令下,演員們迅速進入狀態。
少兒奇幻劇《森林狂想曲》,由內蒙古大興安嶺微短劇訓練營組委會、光年天成(成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內蒙古森工集團旅游發展部、滿歸森工公司共同出品,知名編劇、作家宋方金監制,講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兩位小學生開心和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通過音樂的力量穿越到了100年前的內蒙古大興安嶺,與鄂溫克族的少年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開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旅程。
今年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計劃提出,2024年要創作播出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秀微短劇,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隨著微短劇的熱播而“出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微短劇+文旅”融合促進消費新模式,營造跟著微短劇去全國各地“打卡”的新風尚。
“希望森工集團借助微短劇發展的東風,持續創新賦能文旅產業發展,通過‘微短劇+文旅’的模式,將生態文化、森林文化、森工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到微短劇當中,用作品帶火林區,讓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林區、把鏡頭對準林區,跟著微短劇作品來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旅游公司總經理劉煒表示,微短劇將在各大平臺上進行推廣引流,吸引更多游客到內蒙古大興安嶺旅游、打卡,不斷提升林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微短劇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媒介,在聯動文旅資源、帶動地方經濟、推廣地域文化等方面展現出了強大能量與潛力。
“內蒙古大興安嶺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這里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給我們帶來了難忘的體驗,為我們的創作帶來無窮無盡的靈感。”大興安嶺微短劇實戰訓練營特邀嘉賓,導演、制片人北楓第一次到林區,他表示,內蒙古大興安嶺不光是一個生態寶庫,也是文學文藝創作的寶庫,希望通過微短劇,讓更多的文藝工作者來到內蒙古大興安嶺采風、拍攝、創作,把這里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這是一次才藝展示與自然美景相結合的藝術之旅
在美麗的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中放歌、在壯麗的寶格偃松嶺高山上起舞,在優美的姊妹湖和貝爾茨歌濕地公園里演奏、在滿歸森工公司天驕廣場內上演精彩的節目……寂靜的山林,因“額爾古納河右岸”森林音樂會的開幕而熱鬧非凡。
參演的青少年們,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的只有6歲,他們與內蒙古大興安嶺烏蘭牧騎演員們一起,為林業職工和游客們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
一場雨過后,碧空如洗,山林格外翠綠。8月1日,在滿歸森工公司生態功能區內的寶格偃松嶺上,一場“向最美林業人致敬”的視聽盛宴,獻給了在這里駐防的20余名一線職工。歡快的舞蹈、動聽的歌曲,環繞在海拔1409米的寶格偃松嶺周圍,遠山近林回蕩著歡樂的樂曲。
“我們從4月中旬至今一直駐防在這里,演出不僅緩解了一線職工的疲勞,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還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我們將用實際行動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滿歸森工公司北岸經營管護中心副主任李元勝激動地說。
“這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她們在大自然中盡情地表演,鍛煉了藝術表現力。同時與林業職工零距離接觸,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感知林業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對他們今后的成長道路一定意義非凡。”來自香港的青少年家長賈寶玉說,以前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的印象都是在課本里,來到這里后,感覺林區自然資源特別豐富,空氣非常好,有機會我還會帶著孩子來游玩。
北京國際網絡電影展創始人、執行主席,“跟著微短劇去內蒙古大興安嶺”活動總策劃王正東表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一直是很多人向往的圣地,是一個能出好故事的地方。未來我們會加強與森工集團交流合作,共同把內蒙古大興安嶺打造成青少年藝術研學的打卡地,讓更多的人走進林區、愛上林區、傳播林區。
滿歸紅豆小鎮,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國家森林特色小鎮,中國北方三少民族之一鄂溫克使鹿部落的搖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這里成為“紅豆的世界,山珍的海洋”。演出結束后,孩子們穿梭在山林中,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及大自然的恩賜;在中國冷極自然展覽館,自然知識和林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這里的景色很美,早上起來霧蒙蒙的,就像童話世界一樣。”
“我不但在這里表演了節目,還看到很多小松鼠和各種各樣的小鳥,我太喜歡這里了。”
“我要把自己在這里的經歷講給家人們聽,講給同學們聽,讓他們也來這里玩。”
……
走進森林、感受自然、共享生態。短短幾天,青少年們紛紛用稚嫩的語言表達著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喜愛和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