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編者按
2024年5月17日,全國旅游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國旅游業取得的突出成就,強調“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為中國旅游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任務,也為步入快車道的中國旅游業注入了新動能。
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是推動林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今年以來,內蒙古森工集團順勢而動、積極作為、全力推進,把高標準謀劃、高起點打造旅游產業,作為加快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的強力支撐,從優化旅游發展布局、到加大合資合作力度,從旅游體制機制改革、到打造獨具林區特色旅游業態,森工集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此,本報從今日起重磅推出內蒙古森工集團構建現代旅游產業體系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李鵬飛 趙興祖
深秋的內蒙古大興安嶺,迎來了一年中最多彩的季節,漫山遍野繽紛絢麗,宛若打翻的調色盤,形成了一幅黃綠交織的風景畫。
10.67萬平方公里生態功能區,群山連綿,浩瀚寥廓,綠意盎然,森林、文化、歷史交相輝映,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獨具特色的文旅名片,使林區逐漸成為一個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如何讓這張“名片”叫得響、能發光,把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如何讓旅游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內蒙古森工集團在思考、在行動。
山河為卷,改革為筆。今年以來,內蒙古森工集團乘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東風,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整合林區優勢旅游資源,突破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培育旅游業態新質生產力,推動了林區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優化空間布局構建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車子剛一駛進原始森林,眼前就一亮,森林里太美了。耳邊響起微風吹過樹梢的聲音,真是舒服極了!”
“我是第一次到林區旅游,感覺非常棒,這里一定會成為旅行社主推的精品旅游線路。”
……
自今年“探秘興安、此生精彩”醉美331國道莫(莫爾道嘎)漠(漠河)線自駕游線路正式開通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點贊這條旅游線路。
豐厚的文旅資源,奠定了林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利用好、發揮好資源優勢,推動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內蒙古森工集團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因地制宜高位謀劃、高位推動,以區域特色資源、區位交通條件和市場融入機制為基礎,優化林區旅游產業布局,集中打造核心景區,彰顯森林、冰雪、民宿等特色,將散落的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持續在餐飲、娛樂、研學、購物上豐富旅游業態,全力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逐步打破旅游產業“點多線長”“弱、小、散、雜”現狀。
謀定而動,篤行致遠。內蒙古森工集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旅游市場相對成熟的阿爾山金江溝、莫爾道嘎白鹿島、根河源濕地、綽爾和滿歸特色民宿小鎮等景區建設上深耕細作,依托7個進出林區的通道,構建北部、南部、中部三大旅游核心板塊,重點打造北部、南部兩大環線。
充分發揮阿爾山礦泉、冰雪、火山遺跡、邊貿口岸等資源優勢,整合滿洲里、海拉爾、扎蘭屯、烏蘭浩特、錫林浩特等地旅游資源的區位優勢,融入“烏阿海滿”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
積極探索跨區域旅游產業協調發展格局,立足根河鏈接區域旅游集散地呼倫貝爾市以及地處草原、森林過渡帶的區位優勢,以根河為中心城鎮,打造林區北部核心樞紐節點,逐步打造森工文化的發源地、旅游集散地;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充分發揮林區“北大門”作用,利用G331公路旅游資源優勢,深化中國冷極與神州北極、額爾古納的互通互聯,促進呼倫貝爾、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漠河三地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形成根河源、金河冷極村、滿歸特色民宿小鎮、莫爾道嘎白鹿島、卡魯奔國家濕地公園、漠河、額爾古納林區北部旅游大環線,促進呼倫貝爾、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漠河三地旅游產業渠道互通、資源互補、營銷共促、產業共贏,吸引漠河近百萬游客走進林區,實現“一點熱、全盤活”的旅游發展新局面。
旅游產業絕不能“一哄而上、遍地開花”,更不能“照搬復制、邯鄲學步”。
莫爾道嘎森工公司作為進入北部原始林區、鏈接漠河的一個重要節點,隨著G331國道莫(莫爾道嘎)漠(漠河)線自駕游路線正式開通,連接起內蒙古與黑龍江的旅游熱點,充分發揮“大本營”的作用,利用白鹿島探秘北部原始林區等項目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對界河游船、森林火車和森林公園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拉長游客在景區的體驗時間,實現效益最大化。
根河森工公司以夯實基礎、全面提升為抓手,重點打造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烏力庫瑪核心區域,精心策劃“一園+三點+十大主推產品”的冬旅項目。在整體布局、線路節點、旅游業態、接待能力、服務提升等方面晉檔升級,融合發力。以內部形成環線,外部鏈通區域為抓手,著力發揮好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打造以森工體驗和生態體驗相融合的“根河之路”自駕游精品線路;發揮景區北大門的承接功能,將上央格氣作為鏈接漠河、中國冷極點的旅游通道,打造森林越野車營地,穿越隕石坑自然景觀、古灶臺遺址、森工文化小鎮、霧海圣山、候鳥關鍵棲息地監測通道、冷水魚溪流垂釣區、鹿苑、517小工隊等內部環線通道,實現分區連線,串點成面,將根河森工公司打造成集“森林穿越、旅游康養、休閑度假、特色餐飲”于一體的百萬畝冷極谷綜合性旅游區域。
阿爾山森工公司圍繞得天獨厚的冬季冰雪、浩瀚森林、天然溫泉與火山遺跡等自然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規劃和推進阿爾山金江溝溫泉度假區、阿爾山荊花溫泉度假酒店聯盟等項目。
金河森工公司依托冷極村項目,全面培育“中國冷極”品牌,創新冰雪旅游新業態,探索打造中國冷極冰雪文化體驗園,為破題林區冬季旅游而努力。
滿歸森工公司以打造“紅豆小鎮”為契機,發揮北臨漠河,南下呼倫貝爾草原,北極和冷極“兩極”旅游的重要節點,在特色小鎮,特別是“森工印象·滿歸林宿”建設上全面發力。
綽爾森工公司借助自治區“烏阿海滿”重要環線的打造,明確定位,在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自然教育和“森工印象·敖尼爾林宿”項目上,高起點謀劃,精準定位,蓄勢待發。
…………
打造錯位化、差異化、互補化發展的旅游產品、線路,在時空上形成全天候、全季節、多日游、精品游,深受廣大游客青睞。截至10月中旬,林區累計接待游客近70萬人次。
內蒙古森工集團立足自身優勢,以推進自駕游、露營游、度假游、康養游和冰雪、民俗等特色旅游發展方式為出發點,以構建林區北部、南部旅游環線體系為著力點,以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深化旅游開放合作、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優化旅游產品、加強旅游營銷、強化旅游服務、培養專業人才和隊伍建設為落腳點,以點聚能、以面布勢,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系統思維,科學布局,契合改革要求,順應發展需要。內蒙古森工集團跳出“一畝三分地”思維,樹立“一盤棋”意識,積極打破跨區域協同發展障礙,進一步破解旅游同質化、旅游業態單一、優化產品供給不足等關鍵問題,不斷推動旅游產業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深耕項目做優服務旅游產業動能澎湃活力迸發
7月的綽爾,晨霧氤氳,氣溫舒適。來自西安、北京、沈陽等地的自駕行游客紛紛慕名而來,避暑度假,綽爾地區儼然成為自駕行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這里的氣溫非常舒適,風景很美,空氣非常清新,民風也非常淳樸,晚上都不用開空調,非常適合避暑。”身處綽爾林區體感溫度只有25攝氏度,舒適的溫度讓來自西安的丁先生和同行的幾位“驢友”有了“樂不思蜀”的感覺。
走興安天路、登云頂高山、探火山峽谷、游金色河灣。2024年以來,綽爾森工公司立足資源稟賦,重點打造綽爾特色民宿小鎮。依托一支溝、古營河、敖尼爾林場資源優勢,積極打造自駕車旅居車森林露營地、研學體驗營和秘境林場,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小環線。
打好文化旅游發展“破局牌”。內蒙古森工集團把項目建設作為旅游產業固本強基的支點和突破點,不斷加快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持續豐富旅游業態,切實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積極探索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產業投資等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模式著力解決制約旅游項目建設資金瓶頸問題。堅持市場化運營模式,引入實力雄厚的國企、民企專業團隊進行運營,進一步實現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破解林區旅游業博而不精、小而不強,資金投入過于分散,沒有達到規模經營等問題,為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不斷擦亮林區旅游品牌“金”名片。
莫爾道嘎森工公司界河旅游碼頭擬新建6個客運泊位,其中45座客船泊位3個,80座客船泊位3個,項目已完成總投資的85%,2艘66座雙層游船正在建模制造過程中,預計在12月中旬交付使用。隨著額爾古納河界河旅游碼頭即將正式投入使用,以游船為龍頭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正加速形成,游客乘坐游船飽覽界河兩岸風光,在“黃金水路”航線中享受自然山水之美、人文風情之美、鄉野民俗之美。據統計,2024年,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共接待游客約44萬人次,完成營收2816萬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根河森工公司重點打造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烏力庫瑪核心區域,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新建六座以自然教育、研學培訓、生態監測、環境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木屋,將閑置房舍改建成具有森工特色的林宿,建設野生動物保護救助觀賞園區。以“中國冷極冰雪運動體驗園”為主題,利用濕地公園的現有活動場地,結合冬季冷極冰雪元素,打造冰雪娛樂、冰雪景觀、冰雪研學、冰雪體驗、冰雪美食、冰雪探秘等系列體驗項目,讓“冷資源”變為“熱效應”。
滿歸森工公司將房車旅游和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度假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特色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伊克薩瑪自駕車旅居車森林露營地項目,對8棟1309平方米的森林人家進行改造,新建20個自駕車位、20個旅居車位、10個帳篷露營營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為自駕及驢友提供綜合性服務的戶外營地,讓游客于林中住宿,與樹木為伴,與鳥兒為鄰,享受森林旅行帶來的獨特魅力。
阿爾山森工公司阿爾山金江溝溫泉度假區建設項目(一期)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將金江溝溫泉建成集溫泉旅游、森林康養、健康度假、生態養老、運動康體、森林科普、冰雪體驗和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健康主題度假區。圍繞濕地生態保護,開發濕地科普游、研學游、親子游、自駕游、觀光游、休閑游等旅游產品。
…………
為不斷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內蒙古森工集團聚焦強基固本的基礎項目、延鏈補鏈的產業項目、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加快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要素配置,打造核心吸引物品牌。林區旅游項目布局更趨優化,大小輕重體量互補,支撐起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新格局。
“堅持旅游產業規范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通過租賃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引進專業化運營管理團隊,讓旅游產業運營更加科學化、專業化、體系化、高效化。”森工集團旅游發展部部長王鐵鋼說。
今年以來,內蒙古森工集團不斷創新旅游產業體制機制,引進央企、大型國企等文旅頭部企業,在林區投資布局重大旅游項目,積極探索林區現有景區景點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通過股份合作、租賃、承包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引進頭部企業和專業化團隊,實現專業化運營。突破傳統發展理念,明確重點區域,不搞全面開花,積極開發有黏性、有吸引力、有唯一性的獨具林區特色旅游產品,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培育核心吸引物,構建多元化、高質量的旅游產品體系。強化品牌創建,進一步統一品牌,推進標準化運營,結合林區文化要素,打造以森工文化為主的旅游產品、酒店、林宿品牌,為構建標準化的酒店體系、個性化的林宿體系、網格化的自駕車露營地體系奠定基礎。
不斷加強林區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現有旅游管理領導人員、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培養專業化、多元化的文旅人才隊伍,滿足市場對優質文旅服務的需求。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內蒙古森工集團正走在把林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光明大道上。明媚的不僅是春光,更是產業發展的信心。旅游產業“勢頭好”,高質量發展“動能足”,新發展格局“活力暢”,林區旅游市場活力滿滿、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