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包文君
短視頻《5月19日“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在海拉爾火車站發車》閱讀量2.4萬;
短視頻《列車管家全程服務》閱讀量5.09萬;
…………
據統計,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開行期間,林海日報社共制作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系列短視頻21條,并實時分發至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號、快手號、頭條號,累計播放量突破22萬。
5月19日,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從海拉爾站鳴笛啟程,60余名游客體驗了為期3天2晚的“一路向北”林海穿越之旅。林海日報社通過新媒體矩陣密集宣推,使其迅速成為備受關注的“網紅”旅游列車。一時間,“森林之旅浪漫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零碳列車”“非遺體驗”等特色標簽引發廣泛討論。
為助力旅游列車首發宣傳造勢、增姿添彩,林海日報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策劃專題宣傳方案。開設“森林之約·浪漫之旅”專欄,以首發體驗為線,串連展現沿途自然風光、森林文化、民俗風情、列車特色服務,著力打造系列化、沉浸式報道。
首發儀式上,頒發了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零碳行動”證書,并宣讀了生態旅游倡議書。林海日報社第一時間發布短視頻《“零碳”列車今日啟程》,宣傳綠色低碳旅游理念,為林區推動旅游產業實現綠色發展鼓與呼。
旅游列車上,游客欣賞內蒙古大興安嶺烏蘭牧騎帶來的特色演出,參加非遺手工制作、森林文化沙龍,品嘗林區特色下午茶,體驗中醫保健按摩和14名“列車管家”提供的全程貼心服務成為林海日報社創作短視頻產品的素材來源。其中,《列車管家全程服務》《愜意的下午茶時光》《全程醫療+安保安全保障全方位》《列車上的文化沙龍》《列車上的烏蘭牧騎》等短視頻產品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
列車抵達滿歸站時,正值滿歸森工公司“紅豆林宿”開園迎客。林海日報社與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共同開啟直播,對滿歸森工公司用閑置辦公樓和空地精心打造的內蒙古最北最大的林宿群進行了全方位報道。“林海共生”的設計理念和森工文化與現代旅居體驗相融合林宿群,吸引了近20萬網友的在線圍觀。
呼倫貝爾森林之約·大興安嶺天翼之旅號旅游列車在庫都爾、根河、滿歸、圖里河4站停靠,串聯起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林區核心景點,致力于打造“移動文旅綜合體”。林海日報社記者在全程記錄游客打卡及體驗感受的同時,大力宣傳森工文化、生態保護建設和產業發展成果。通過《探秘森工文化底蘊》《在黑龍江源頭種下綠色希望》《感受森工文化與民族文化融合的視聽盛宴》《“森”度體驗大興安嶺風光》《參觀紀念林植下希望樹》《看酒旅發展新篇》等短視頻,將“游中有學、行中有悟”的旅游新體驗傳遞給每一位受眾。
近年來,林海日報社緊扣“林業政策信息匯聚點、生態文明宣傳主陣地、文旅資源推廣宣傳站、生態產品推介揚聲器”這一定位,著力將林海日報社打造成林區的“廣告部”。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手段,變“報紙上”為“手指上”,積極推介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國企改革、產業發展成果和經驗,全力提升森工集團旅游景區知曉度,助力旅游產業“破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