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葛菲
“現在老師直接到公司教我們火場救護,連包扎都是手把手示范,比坐在教室里看視頻管用多了!”剛參加完實操培訓的庫都爾森工公司員工感慨道。
今年以來,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以“精準供給+送教上門”模式破題,深度構建“政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將“協議牽多企、課堂到一線”的特色服務從林區員工群體延伸至退役軍人群體,讓創新培訓模式真正成為驅動林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理論鑄魂:集中輪訓夯實思想根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生態保護新要求,為咱們林區的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在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舉辦的專題輪訓班上,學員們正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開熱烈討論。
按照“分級分類、全員覆蓋”的原則,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精心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班次,通過1期高規格研討班、2期系統化輪訓班,將黨的創新理論與林區生態保護、產業轉型等實踐場景深度融合,讓理論精髓真正“扎根”林區發展沃土。同時,委托培訓工作同步開花,上半年累計舉辦黨建專題、技能提升等各類專題班次16期,培訓覆蓋1377人次,同比增幅達46%。
不少參培黨員干部在結業反饋中說:“授課老師既深入解讀了黨的政策理論,又結合林區森林防滅火、森林資源管護等具體工作案例進行指導,我們學完就能直接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送教上門:協議鋪路定制到崗
“以前參加培訓要跑幾百公里,現在老師直接到公司開班,省時又實用!”金河森工公司員工對“上門服務”贊不絕口。
為破解傳統培訓“輻射半徑長、實操性弱”的痛點難題,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跨區域對接庫都爾、金河、綽源、阿龍山4家森工公司,簽訂“一企一策”的定制化培訓協議。針對安全生產規范、火場救護技能等一線需求,緊急組建由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深林業技術員領銜的教學團隊深入企業駐地,攜帶模擬火場裝備、急救包扎教具等開展10期“沉浸式”實操培訓,628名一線員工通過“理論講解+模擬演練+考核復盤”的閉環教學,在“家門口”熟練掌握應急處置核心技能。同時,創新推出“協議+服務”全鏈條模式,將培訓場景延伸至一線點位,配備便攜式消防設備等實訓裝備開展“理論講解+實操演練”同步教學。送教上門模式使單次培訓周期平均縮短40%,學員實操考核通過率顯著提升。
師資聚力:內外兼修提質增效
“我們既有外聘專家現場實操教學專業技能,也有校內骨干教師系統講授理論要點,現在的培訓老師既能講透森林防滅火的政策法規,又能帶著員工在模擬火場‘真刀真槍’練,培訓效果特別好!”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職業技能開發部負責人介紹說。
通過實施“外引內培”雙向提升工程,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師資隊伍實現“量質雙升”的顯著突破。對外層面,特邀注冊安全工程師等自治區級行業專家加入核心師資庫,將森林防火、機械維修等緊缺領域的前沿知識與技術送抵一線;對內層面,組織校內教師開展職業技能集體備課、教學創新比武等活動,開發系列新課程,著力打造一支既能承擔林區員工技能培訓,又能滿足退役軍人“理論+技能+就業”全鏈條培養需求的復合型師資團隊。
協同破題:政校企聯動賦能發展
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與內蒙古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內蒙古森工集團簽訂《退役軍人森林防撲火等工勤技能崗位項目制培訓合作框架協議》,以“政府主導、行業聯動、院校賦能”為基本原則,構建三方協同育人機制。根據協議規劃,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將重點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計劃通過系統化教學確保95%以上參訓學員實現穩定上崗就業。協議還聚焦森林防滅火、特種車輛駕駛、通信設備維修等工勤崗位,同步建立“常態化溝通協商和動態化工作通報”雙機制,為后續培訓項目的高質量實施筑牢制度基礎。
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負責人在談及未來發展規劃時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校企協作內涵,在森林經營技術、生態監測評估、林業碳匯開發等領域拓展培訓項目,通過‘政校企’三方資源整合,為林區現代化建設和人才強企戰略持續輸送‘源頭活水’。”
從會議室的協議簽訂到林海深處的實踐落地,從理論講臺的政策解讀到實操現場的技能實訓,教育科技分公司(黨校、職工培訓中心)正以“協議牽多企、課堂到一線”的創新實踐,書寫林區綠色發展與人才強企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