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趙雪智
7月10日,大楊樹林業公司會議室內飄出淡淡的樺樹清香,這里正在舉辦文創產品制作培訓班。60余名職工及家屬在非遺文創技能傳承人張玉華老師的指導下,用工具小心翼翼地在樺樹皮上進行創作。
“我們要順著樹皮的紋理走,慢慢勾畫出想要的元素。”張玉華老師拿著工具一邊講一邊示范,一只栩栩如生的馴鹿漸漸顯現。學員們屏息凝神,邊看邊模仿勾勒,不時舉起手機錄制教學視頻。
“沒想到樺樹皮還能做出這么精致的手工藝品。”來自產業發展中心的學員孫研展示了她剛剛完成的一幅樺樹皮畫。
“雖然是學美術專業的,但是在制作樺樹皮畫時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又掌握了一項新技能。”信訪辦學員王晗高興地說。
培訓結束后,大家紛紛參觀展臺上擺放的鄂倫春民族特色樺樹皮制品,相關負責人詳細講解了文創手工藝品的創作理念和發展路徑。
“非遺技藝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文創開發的‘活素材’,我們要琢磨的是‘這些技藝能和我們的森林資源結合出什么新花樣’,要讓職工和家屬掌握實實在在的技藝,實現‘增收’的最終目的。”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仍飛表示。
據悉,該公司工會將繼續加強與非遺民族手工藝品相關項目合作,探索“非遺+產業”新模式,既讓森林文化“活起來”,又讓職工錢包“鼓起來”,讓民族文創手工藝成為文旅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