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杜鳳明
“以前‘大鍋飯’,干多干少差距不大。現在不一樣了,手上力氣和辛苦付出真能變成兜里的票子!”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太平經營管護中心員工王茂海抹去額頭的汗珠,指著剛種好的苗木說道。
去年以來,莫爾道嘎森工公司不斷深化改革,制定印發《2024年度員工績效工資分配實施細則(試行)》,將薪酬分配與個人業績掛鉤,切實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對細化的管理崗位、技術技能崗位和普通崗位的不同層級及類別,實行一崗一薪、崗變薪變,合理拉開各崗位等級績效差額。該舉措猶如一針“強心劑”,極大提高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王茂海就是眾多受益者之一,當得知改革實行“基礎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模式,徹底打破平均主義的消息后,他主動申請從相對固定的管護崗位轉至強度更大的生產經營一線。憑借出色的表現,他獲得了年度績效評比“A”的成績,年績效工資直接增加了4000元,而“多勞多得”的魔力更體現在計件工資上,為他帶來高達22874元的計件收入。一年下來,他的年收入較改革前凈增近3萬元。
這筆實實在在的增收徹底改變了王茂海的生活預期:“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藥費,心里更有底了,干勁兒能不足嗎?”在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太平經營管護中心,像王茂海這樣因改革受益、收入顯著躍升的一線員工比例已超六成。
太平經營管護中心負責人宋文武表示,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破除“大鍋飯”,讓員工價值創造在薪酬上“看得見、摸得著”。
以“績效論英雄、按勞定薪酬”為標尺,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刀刃向內的薪酬改革,讓每一滴汗水都映照著實實在在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