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王歡
“大家抓緊時間采摘,赤松茸一旦開傘就達不到一等品要求了……”連日來,克一河森工公司培植的赤松茸迎來豐收,應急事務中心主任丁森帶領干部員工采摘赤松茸,基地內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克一河森工公司大力發展食用菌、中草藥等林下經濟產業,通過多元布局、創新營銷、精細管理等一系列舉措,持續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該公司采用“公司+雙基地+林戶網”模式,打造黑木耳、滑子菇、赤松茸、猴頭等多品種食用菌全產業鏈條。春季馬力全開,完成148.8萬袋食用菌菌包生產任務;進入夏季,該公司各單位及林戶培植的黑木耳菌包進入地擺階段,滑子菇菌包全部入棚,目前長勢喜人,豐收在望。其中,150畝的赤松茸基地最先進入采摘季,高峰期日產量可達4700多公斤。
該公司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勝嶺說:“目前赤松茸銷售有三種方式,一是鮮品銷售,銷往北京等地;二是腌制品銷售,與大連華波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赤松茸供銷合同;三是干品銷售,我們正在積極拓
展市場。”
該公司領導干部帶頭跑市場、引項目,轉變營銷理念,推動產品與市場融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合作項目落地,激發食用菌產業發展新活力。在經營模式上,加大對培植戶的幫扶力度,示范引導培植戶科學種植,并實行精細化管理,建立獎罰激勵機制,逐步實現從“小而散”到“大而精”的轉變。通過扶持一批培植經驗豐富、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發展規模的大戶作為典型,帶動以林區中東部為主的林戶不斷壯大食用菌產業規模。同時,鼓勵員工利用林間空地種植中草藥,盤活閑置房屋,發展圈養、舍飼等特色生態養殖業,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該公司森林調查設計隊員工于海波發揮專業特長,依托豐富的中草藥種植經驗,在林間開展120畝赤芍、返魂草、黃芪等中草藥科學化種植試驗,通過精準規劃林地空間布局,科學配置喜陰與耐陽品種,實現林地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生態價值的疊加提升,僅返魂草年收益就可達20萬元以上。
如今,郁郁蔥蔥的林間藥田既守護著青山綠林的生態本底,又為員工開辟出增收新路徑。越來越多的員工像于海波一樣,積極投身到林下經濟產業中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