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通訊員 馬莉
連日來,庫都爾森工公司工會成立調研組,深入家庭經濟借款戶家中開展實地走訪,了解借款用途、產業規模、產品銷售及收益情況,記錄梳理職工反饋的問題訴求,為后續精準幫扶與政策優化提供依據。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棚內,豬棚內傳來一陣清脆的呼喚聲。手提豬食桶的養殖戶繳英偉,剛將拌好的飼料倒進食槽,一群膘肥體壯的生豬便立刻圍攏過來,圓滾滾的身子擠作一團,尾巴歡快地搖擺著,爭先恐后地埋頭搶食,食槽里頓時響起“咕嚕咕嚕”的進食聲。
“除去飼料、疫苗等成本,今年純利潤能有2萬元左右。”繳英偉一邊清理食槽,一邊向調研組介紹說,“明年我想多借點款,購買種豬,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繳英偉的養豬場目前存欄生豬30余頭,為了拓寬銷路,他除了將生豬賣給當地屠宰場,還通過微信朋友圈、短視頻平臺宣傳,吸引了不少周邊餐館和農戶直接訂購,形成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從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到生產生活里的實際困擾,再到對養豬場未來發展的想法建議,繳英偉毫無保留地傾訴,工作人員耐心聆聽,迅速在走訪記錄本上認真記錄。
“今年氣候比較特殊,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又有點多,多虧了你們之前指導的排水和灌溉方法,芍藥長勢比去年還好!”原林經營管護中心種植戶姚敬良帶領調研組查看芍藥田,今年可采收的130畝芍藥預計畝產可達3000公斤,按照當前市場行情,收入十分可觀。
調研組還為種植戶們帶去了種植養殖技術等實用資料,幫助他們提升科學化種植水平。“以前種芍藥全靠經驗,遇到問題只能自己摸索,現在有專家上門指導,還有這么多實用的資料,心里踏實多了!”姚敬良拿著技術手冊,臉上滿是笑容。
公司工會副主席凌晨介紹說,今年以來,工會已發放家庭經濟借款138萬元,30戶職工家庭憑借這筆資金發展種植、養殖、服務等行業。
“錢要花在刀刃上,必須盯緊資金全流程使用。”凌晨翻開記錄本,里面一筆一筆都記著借款用在哪、項目干得怎么樣、實際收益如何。
隨著走訪工作的進行,調研記錄本上已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大量內容。凌晨表示,這些珍貴的第一手素材,是開展職工服務工作的根本依據。接下來,工會要為有需要的職工建起“家庭經濟扶持檔案”,一對一摸準需求,再請專家出點子、搭平臺、找銷路,用一套長久的幫扶辦法,讓職工的“錢袋子”慢慢鼓起來,把家庭經濟做得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