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通訊員 潘志鵬
翻開青年技術員譚崢的“成長檔案”,密密麻麻的記錄躍然紙上:2024年參加技術培訓2次,解決育苗技術難題1項,導師評語中“進步顯著”的標注格外醒目。這位2022年入職的“職場小白”,如今已能獨立承擔技術攻關,他的成長蛻變正是阿里河森工公司黨委創新大學生員工培養機制的生動縮影。
去年以來,公司黨委聚焦大學生員工成長需求,探索構建“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嚴管厚愛+跟蹤培養”四位一體的培育體系,著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用突出的青年人才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多維發力,構建系統化人才培育體系
“青年員工的成長,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在2025年度科職領導人員輪訓班上,公司黨委相關負責人鼓勵青年員工全面發展、勇挑大梁。本輪培訓首次覆蓋二級和四級中級職員的大學生員工,通過“理論教育+業務實訓”模式,為大學生員工筑牢思想根基、夯實專業能力。
在政治引領方面,公司黨委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訓和黨性教育,結合主題黨日、研討交流等形式,持續增強大學生員工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業務培訓聚焦林區主責主業,開設森林防火、生態修復、智慧林業等課程,滿足大學生員工多元化、差異化的成長需求,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崗位勝任能力。去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培訓8期,覆蓋大學生員工100余人次,實現了“精準滴灌”與“全面浸潤”并重。
實踐淬煉,搭建青年員工成長平臺
公司黨委豐富大學生員工一線實踐經歷,注重多崗位、多渠道鍛煉,通過體悟實訓與掛職鍛煉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大學生員工在基層一線“墩苗”成長,增強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
“一線是檢驗人才的最好課堂,只有在實踐中鍛煉,才能真正成長。”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勾鐵鑫介紹道,近年來,公司推行“試用期一線實訓+期滿定向選派”機制,讓每位大學生員工在一線解決實際問題,主導重點項目,實現“墩得實苗、長得成材”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試用期間,將新入職大學生員工統一安排到應急事務中心、森林經營管護中心等一線崗位實訓,全面了解林區主責主業。試用期滿后,堅持“人崗相適、意愿結合”原則,分批次選派大學生員工到基層單位,鼓勵他們參與森林資源管理、生態修復、智慧林業等重點項目,提升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步跟進掛職考核機制,通過“實戰成績單”為人才選拔提供依據。
關愛并重,營造拴心留人良好環境
走進員工公寓,嶄新的暖氣片、明亮的公共活動區讓人眼前一亮。公司黨委實施“暖心工程”,不僅升級住宿硬件,更推出競爭上崗、職業指導等舉措,切實解決大學生員工的后顧之憂,全方位提升他們的歸屬感。
公司黨委制定“導師帶徒”制度,為每位大學生員工配備一名業務導師,簽訂協議明確培養目標,從技能傳授、心理疏導到職業規劃,提供全方位指導,助力大學生員工快速成長。
“苗圃里的數據比課本更鮮活!”在營林工程正高級工程師王翠麗的帶領下,林木種苗中心大學生員工譚崢已成為種苗培育項目團隊的骨干成員。他每天蹲守苗圃,記錄西伯利亞紅松苗木生長參數,通過5組重復實驗,攻克了西伯利亞紅松種子最佳播種密度及最佳覆土厚度難題。這種“導師帶徒+項目練兵”模式,已成為公司大學生員工成長的“標配”。目前,30余對師徒結對中,80%的徒弟已成為業務骨干。同時,按照干部考察標準,對表現優異的5名大學生員工晉升為四級中級職員。
“我們建立了動態跟蹤機制,對大學生員工實施三年全程培養,確保成長不斷檔,并建立青年人才庫,對表現優異者優先推薦至關鍵崗位。”公司黨委組織部部長田曼然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四位一體”培養體系,在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中鍛造更多青年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