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阿里河:扮靚生態名片

spring
2016-06-29
3409
      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建設成為國有林區的生態保護示范區是林區“十三五”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思路就是出路,目標就是方向。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阿里河林業局牢牢把握目標引領和理念引領兩大工作原則,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生態保護和建設,積極構建綠色發展模式,在著力打造生態保護示范區的進程中,正在進行著生動實踐與不懈探索。
      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并舉 大力發展特色種苗繁育
      激情6月,廣袤的林區大地盎然著勃勃生機,走進阿里河林業局森林經營處圃地內的藍莓生態科技觀光園,一排排白色鋼架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刺眼的光,美登、北路、瑞卡、杜克、蘭豐5個藍莓品種、約3200余株藍莓苗優渥地生長著,脆嫩的綠和灰黑色土地遙相輝映,散發著沁人的清香。
      森林經營處書記張樹濤介紹,阿里河林業局憑借“地理優勢、自然優勢、技術優勢”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以發展珍貴樹種培育、藍莓、榛子、食用菌、旅游、山產品改良六大職工致富項目,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向生態可持續發展持續發力,探索出了運用混合所有制經營模式,促進林下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
      一直以來,藍莓因其具有極高的抗氧化活性,富含大量的營養而受人們追捧,而榛子作為是重要的高檔木本糧油作物之一,也是生態建設的先鋒樹種。同時,西伯利亞紅松作為經濟樹種,具有木材優良,材質輕軟,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種子可食,也可榨油,供食用。阿里河林業局積極穩步推進珍貴樹種、藍莓和榛子培育,采取全員參與、人人有份的承包經營方式,鼓勵職工發展藍莓、致富創業做好技術支撐,并通過建立“生態產業科技交流館”QQ群,隨時為各承包戶解決生產中問題,不僅為生態林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也給經濟林造林提供了大量的苗木儲備。
      張樹濤說:“食用菌種植當年見效,藍莓和榛子大約需要3-4年見效,西伯利亞紅松的經濟效益則需要幾十年,但其發揮的生態效益具有和普通樹種一樣的功能,因此,林業局以“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以長促短”的模式,更好地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贏’。”
      科技興林 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來到西伯利亞紅松嫁接區,森經處副主任王翠麗指著幾棵數米高的紅松說:“這幾棵樹都是采用異砧劈接手法嫁接成活的,樟子松和西伯利亞紅松親和性強,劈接嫁接法有利于發揮頂端優勢保證苗木迅速成活并生長旺盛。”
      阿里河林業局把培育珍貴樹種列為轉型項目之首。王翠麗向記者坦言,林業局自1995年從俄羅斯引進西伯利亞紅松樹種,隨著西紅逐漸成為俄羅斯的保護樹種,從國外引種程序復雜且困擾多,探索適應阿里河當地氣候環境的西伯利亞紅松且適宜造林的苗木,曾一度成為制約該局大力發展珍貴樹種的瓶頸。
      因此,西伯利亞紅松引種實驗接連在阿里河林業局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并在2001年東北林業大學西伯利亞紅松引種課題獲得國家“948”資助,經過職工多年不懈的研究與探索,總結出一套適合阿里河地區生長的西伯利亞紅松種子儲存、處理、催芽、育苗、造林等技術。1999年建立西伯利亞紅松采穗圃,2009年建立西伯利亞紅松良種基地,2012年順利通過國家鑒定。先后承擔了國家林業局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西伯利亞紅松良種繁育造林技術推廣示范》項目造林240.1畝、《西伯利亞紅松嫁接技術在營建堅果林中的推廣示范》項目營造西伯利亞紅松堅果林2000畝,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全國首批珍貴樹種示范縣。
      參與了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西伯利亞紅松珍稀資源擴繁保護和生態開發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的申報工作。目前,阿里河林業局已培育西伯利亞紅松實生苗近百萬株,已經建成了全國唯一西伯利亞紅松良種基地。
      科技興林,已在阿里河林業局干部職工心中形成共識。他們將科技與生態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立足資源優勢,在發展藍莓產業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進覆土機等先進設備,經改裝在國內首家采取機械化覆土。與此同時,《大興安嶺花楸育苗技術研究》、《高寒地區歐洲紅樹莓引種栽培技術研究》、《大興安嶺林區松杉靈芝人工栽培技術研究》、《大興安嶺林區工廠滑子菇吊袋栽培技術研究》等各項科研成果正在申報鑒定和探索,切實為林區轉型發展注入科技力量。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依法治林成效顯著
      春耕時節,凌晨3點左右,阿里河林業局林政稽查大隊8名成員從局址出發,向齊奇嶺施業區駛進,在進入阿東農地相對聚集區內,稽查大隊將汽車發動機熄滅,隱約聽到東南側有拖拉機拉地的噪音聲,并立即向大地走去,當場扣下正在非法擴地邊的齊奇嶺村民李某,并依歸將其帶回局址進行詳細記錄后,將案件移交阿里河森林公安局。
      資源林政稽查大隊是阿里河林業局為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生態行為成立的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的職責是365天晝夜巡護,只為保護451958公頃生態功能區生態的安全,然而,這只是阿里河林業局強化生態保護和建設一個縮影。
      在阿里河林業局資源林權林地管理辦公室,資源科書記周世忠用地理信息系統和衛星照片對比為記者演示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判斷生態功能區內林地非法開墾情況。
      周世忠說:“近幾年,林業局不斷加強保護生態知識的普及力度,大規模和行為較為惡劣的非法侵占林地行為已罕見,我們通過衛星照片比對不僅實現了林地管護‘全覆蓋’,同時也為打擊非法侵占林地行為提供有效依據”。
      嚴守“森林、濕地、植被、物種”四條生態紅線,真正使生態“紅線”變成違規違法的“高壓線”,是阿里河林業局誓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鐵的紀律、鋼的準則。他們積極與森林公安局、轄區派出所密切溝通,全面建立森林資源管護體系,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護網絡,加強森林管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林地回收保護管理力度,不斷完善農地檔案實行精準化管理,有效打擊了生態功能區內濫砍濫伐、盜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同時,加強了對森林、濕地和植被的保護和管理,合理開發利用,規范有序采集野生植物資源,并對生態功能區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工程取料場地等進行全面調查,對自然恢復困難的重要區域積極制訂生態修復方案。
      在森林災害防控方面,阿里河林業局嚴格按照林區森林防火工作“三個力爭、三個確保”的主要目標,以“投重兵、打小火、當日滅、立大功”的撲火理念,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組織領導指揮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完善應急預案,加強火源管控,提升防控能力,全面消除火災隱患。
      編制《森林可持續經營方案》、組建森林經營工隊、加大森林撫育,以及后備森林培育和種苗綠化力度……阿里河林業局切實將森林經營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他們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快造林綠化步伐,提高森林撫育和森林資源質量,為打造祖國北方亮麗風景線筑起了道道防線。(趙佳佳 米何妙子 高偉義)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