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冬季,天寒地凍,而此時,正是開展森林撫育的好時機。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庫都爾林業局的570余名職工作業在密林深處,為大山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近日,筆者來到距離局址近百里的哈牙世德管護所森林撫育伐大隊的駐扎點,這是工人們用帳篷搭建的一個臨時“宿舍”。
呂風海是這個隊里公認的“隊長”,隊友都夸他“干活好”、“人緣好”。此時的呂風海,正一深一淺地趟在沒腳深的積雪中,棉已裹上了一層冰碴。他顧不上整理被樹枝劃破的衣服,手中的斧頭不停地揮起又落下,其他隊友緊跟其后,將砍下的枝丫歸堆。筆者了解到,工人們作業用的斧子都是特制的,斧頭小、把兒長,十分鋒利,必要時油鋸也會派上用場。通過清除過密的林分和下層灌林,伐除多余枝丫,可為保留木創造適宜的營養空間,也能使樹種結構得到改善,從而提高林分質量。同行的生產技術員介紹說:“森林撫育這個活不但需要力氣,還要求工人們經驗豐富,迅速判斷哪些枝條需要修剪和保留。”
據了解,庫都爾林業局森林綜合撫育工作現已全面鋪開,他們將21萬畝的森林撫育任務落實到8個生產單位及附屬單位,并分解到人頭上。為保證作業質量,還建立了嚴格的檢查驗收和責任追究制度。
哈牙世德管護所撫育伐大隊現有職工32名,都是停伐后從木材生產轉崗到森林撫育崗位上來的,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呂風海說:“大伙都在一起干30多年了,就跟自個家的親兄弟一樣。工作的時候配合默契,互相鼓勵著干。”呂風海他們來到山上已有二十多天了,每人一天要完成三畝半的森林撫育任務。早上7點出勤,有時吃完午飯來不及休息就要匆匆上山,最遠的作業點離帳篷四公里,他們中午就在戶外對付吃一口,不外乎是火烤饅頭就著咸菜。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對于在林區干了大半輩子的呂風海來說,似乎早已習以為常。如今的呂風海,對森林撫育這項工作不免又多了幾分感慨:“任務量比以前少了,但感覺身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了,只有把這片林子撫育好,心里才不會覺得虧欠大山!”(陳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