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滿歸林業局黨委總結黨建工作的實踐經驗,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從“十融入”活動,到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再到“融入式黨建”工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融入式黨建”模式。
注重政治引領,保障作用強
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滿歸林業局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石。這個局黨委把握黨建功能定位的新要求,創新開展“融入式黨建”,堅持把服務生態、服務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服務職工群眾作為根本取向,通過基層黨組織主動融入生態建設、產業轉型、民生改善和地區黨建整體格局,實現了黨建與地區改革發展的同步謀劃、同向推進、同創成果的“三同”目標。同時堅決維護“1+3”制度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兩個責任”落實上,從創新反腐倡廉工作機制、監督機制、考評機制入手,落實第一責任人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責任,整體工作做到了“五明確”,即“明確認識、明確責任、明確職責、明確任務、明確目標”。為了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保障作用,先后建立了責任、考核、問責、監督、投入和反腐倡廉等機制,不斷完善黨政領導聯系點制度、廉政談話和約談制度、干部任職前談話制度和服務職工群眾制度,形成上下貫通、層層負責的工作格局。
注重思想塑魂,文化建設新
這個局黨委在理論武裝上,充分發揮兩級黨校和“興安大講堂”的理論宣講主陣地作用,充實宣講隊伍,創新宣講形式,做到重大節點有聲音、重大時段搭平臺,做好黨的基本理論和上級精神的學習傳達,做好林區改革發展政策的解讀和正面引導。在文化引領上,充分發揮職工群眾及地區百姓的力量,成立了滿歸生態文化創作中心,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及展示優秀作品提供了空間;通過微信平臺刊發本土作者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攝影作品,讓更多的人認識滿歸,了解林區。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傳播,堅持融培育、挖掘、樹立、宣傳、推介為一體,發揮“綠色文化、冷極文化、道德文化、典型文化”的作用,構筑起“全方位、多視角、廣覆蓋”的大文化格局,為打造“文化之企、書香滿歸”奠定堅實基礎,提升了滿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注重作風轉變,專題教育實
以創先爭優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為改進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將“嚴”的標準落實到黨員干部具體行動中,將“實”的作風融入到轉型發展實踐中,將“好”的效果體現到職工群眾滿意評價中,通過抓示范引領、強化責任落實;抓學習研討、強化思想鑄魂;抓查擺聚焦、強化即時整改;抓結合融入、強化成果轉化的“四抓四強化”,開辟了作風建設新境界。同時,還針對停伐后職工群眾思想不穩定、在轉型產業發展和“十個全覆蓋”工程推進中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員干部作用等具體問題,制定相應措施,推進整改落實,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注重機制創新,執行能力高
這個局黨委創新工作載體,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推行“三級黨課”模式,開設了“書記講堂”和“微型課堂”,通過書記的專題黨課和普通黨員的微型黨課及網絡黨課等多種方式,讓黨課成為黨員喜歡的一種黨內教育形式。在群團作用發揮方面,推行了“黨群工作一體化”,不斷拓展黨建帶工建帶團建“1+2”工作模式,群團組織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堅持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找準工作著力點,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議和育人助力、強基固本等活動,通過群團組織特有的“親和力”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在推進“十個全覆蓋”重點工作和家庭經濟中發揮了突出作用,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注重民生改善,為民服務真
這個局從承諾為職工辦十件實事到“醫、學、路、燈、水、保、養”等重大“民心工程”的扎實推進。以人為本關注職工健康,每年投入6萬多元為在崗職工免費體檢,投入30萬元為在崗職工接種了森腦疫苗,同時多次組織勞動模范到北戴河等地休養。為了讓職工住得暖,向國家爭取1505萬元完成了東部區集中供熱中心鍋爐房建設,取消了原供暖一段、二段、貯木場和汽車隊等四個鍋爐房,實現了資源整合,完成了東部區的集中供熱。為了讓住平房的職工同樣能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針對企業大約有1200多戶職工居住在沒有集中供暖的平房和土二樓,為減少木材資源的消耗,為每戶居住平房的職工提供2噸平價煤,解決了燒柴難問題。為了讓困難職工及時得到救助,他們與根河市民政局溝通協調,積極為符合低保條件的家庭辦理低保手續,并在每年春節期間發放困難補助41萬元,秋季期間為職工子女入學發放助學資金16萬元。(林管局黨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