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太陽炙烤著大地,在30多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圖里河林業局西尼氣林場居民區倉房粉刷正火熱進行。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尼氣林場“十個全覆蓋”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美化、綠化等工作。
走進居民區,修葺一新的房屋、木質倉房、板杖子彰顯著林區特色。登山遠望,一棟棟整齊的房屋映入眼簾,紅藍相間的屋頂在盛夏的綠海中耀眼奪目。“修房子、蓋倉房、幫忙挪柈子、房前屋后綠化,林業局把活兒干到了我們家里,干得快、干得好,我滿意。”看著每天都如期前來幫忙干活的林業局職工,70多歲的林場居民董喜才滿是感動,每天都會招呼大家進屋歇會兒、喝點水。
據圖里河林業局副局長侯立臣介紹,截至目前,西尼氣林場新建住宅194戶,維修改造322戶,拆除危舊房1388余戶,硬化街巷道10.5公里,并對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室外文化廣場等進行了維修改造,真正實現了“十個全覆蓋”。
西尼氣林場作為林區成立最早的一批林場之一,“先生產、后生活,邊生產、邊生活”的開發建設模式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直到“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前,始終沒有擺脫雜亂無章的破舊面貌。如今,臟亂的景象已然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嶄新林場。“重修了房屋,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西尼氣再也不用受‘稀泥氣’了,是‘十個全覆蓋’讓林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西尼氣林場生活多年的73歲的汪鳳芝老人切身感受到了“十個全覆蓋”工程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以來,圖里河林業局結合林區改革、生態保護、棚戶區改造、深山遠山林場居民搬遷,舉全局之力在西尼氣林場深入推進工程實施。本著宜拆則拆、宜修則修的原則,在拆遷工作中,西尼氣林場超前謀劃,提早動手,去年10月已完成了大部分拆遷任務。與拆遷同步的是綠化工作,目前,西尼氣林場已完成綠化面積1400畝。在今年的房屋維修、硬化街巷等工程建設的攻堅時期,平均每天有700余名來自林業局各部門、單位的干部職工參加工程建設,高峰時達到1000余人。大規模的人力、物力投入,使林場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記者 劉洪林 通訊員 趙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