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籟寂靜的林海中,不時傳來“噼噼啪啪”的打枝聲響,只見五、六人分為一個組,有人手拿斧頭砍下樹枝和多生灌木,有人彎腰抱起樹枝歸堆,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日前,內蒙古大興安嶺伊圖里河林業局伊東林場森林綜合撫育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開展。
伊圖里河林業局伊東林場主任陳洪林介紹說:“職工們每天早上6點多匆匆吃過早餐就上山了,一直忙到下午4點多天快黑的時候才回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中午在山上簡單地對付一口繼續工作。他們每天都要騎車往返20多公里的路程,在冰天雪地的山林里一干就是8、9個小時。如今,大家手中拿的雖然還是斧頭和鋸子,在用法上與父輩卻截然不同。早年,父輩們伐木是向森林要飯吃,而今,撫育是為了讓森林更綠,家園更美,生態更好。經過大家艱苦作業,已基本完成了26000畝的撫育任務,90%已經驗收合格。”
為進一步提升森林撫育工作質量,伊圖里河林業局在年初對參加森林撫育的人員進行崗前安全生產和森林撫育技術培訓,學習了《森林撫育操作新規程》,檢修撫育作業工具。他們還組織業務骨干深入生態功能區綜合撫育現地實地踏查,了解伐區山形地貌、林分結構、面積等情況,確定工作路線、措施。在施工中,他們按照作業設計要求,對中幼林修枝打杈,清除灌木、病腐木,將剩余物歸成1.5米高的枝丫堆。以劃分責任區,落實承包責任制為手段,通過人工修枝,調整林分密度,提高林分質量,減少病蟲害、火災的發生,使森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得到增長和提高,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生態功能得到加強。(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