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編者按
近年來,森防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立足本職、攻堅克難,充分發揮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保護森林資源中的基礎保障作用,為建設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做出了突出貢獻。日前,內蒙古森工集團(林管局)授予10名同志“最美森林醫生”榮譽稱號。
本報從今日起開設“講述最美森林醫生故事”專欄,刊發“最美森林醫生”先進事跡,弘揚森防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勞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進一步激勵林區廣大干部職工投身建設生態文明事業。
蘇桂云是烏爾旗漢林業局森防站的技術骨干,在森防工作戰線度過了27個春秋。為保護好這片綠色林海,她默默地奉獻,以實際行動譜寫了綠色衛士之歌,曾多次被評為林業局“三八”紅旗手、先進工作者。
中帶齒舟蛾是烏爾旗漢林區白樺林主要食葉害蟲之一,1989年夏季在烏爾旗漢生態功能區白樺林內首次大爆發。為詳細掌握中帶齒舟蛾的生活史和生活習性,翌年春天,冰雪還未融化,剛剛參加工作的蘇桂云就和測報人員在山上駐點觀察。那時她父親因公重傷正在住院,她將照顧父親的任務交給了弟弟妹妹,在山上一住就是幾個月。
她和同事們在林內將設立固定標準地定期取樣觀察和人工飼養觀察相結合,從越冬蛹羽化開始觀察。她們徒手扒開積雪,查找落葉層下的蟲蛹,手腳常常凍僵、凍麻。為了準確掌握中帶齒舟蛾的生活發育情況,她每天都要換樹葉,測量體長、頭殼寬度、取食量。連續工作了中帶齒舟蛾的一個生活發育周期,做成了有價值的生活史標本5套,準確掌握了中帶齒舟蛾各蟲態發育進度、發生期、發生量、幼蟲取食量等生物學特性,為監測調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
放煙防治時常是傍晚出發,深夜零點才回家。蘇桂云雖然是女同志,但同男同志一樣背上幾十斤的煙劑進山,排煙點、拉燃、放煙……在各種防治方法的作用下,有效控制了中帶齒舟蛾的傳播蔓延。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林區外調苗木增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形勢更加嚴峻。森防站加大了森林植物檢疫執法力度,每年進行3次苗木檢疫。檢疫中蘇桂云嚴格按照《森林植物檢疫技術操作規程》進行。 春季在苗木上山前按時對林業局種苗繁育基地開展產地檢疫,對檢疫合格苗木開具《產地檢疫合格證》; 夏季在圃地苗木生長期間,對林業局種苗繁育基地生長的苗木開展全面踏查和標準地調查,在調查中發現林業有害生物時,及時提出防治建議,督促檢疫員有效除治;秋季在苗木出圃前再開展一次產地檢疫調查,確保越冬苗木不帶有病蟲害。4年來,蘇桂云共復檢苗木150余萬株,確保了林業生態安全。
因工作經驗豐富,技術過硬,蘇桂云先后承擔了森林植物檢疫對象“疫區、保護區”劃分、森林植物檢疫對象普查和第二次全國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2014年,領導又將第三次全國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重任交給了蘇桂云。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編寫普查工作實施方案、普查技術方案、普查培訓教材、組織人員培訓、準備野外踏查和標準地調查及采集制作有害生物標本、昆蟲飼養等所需工器具。為進一步掌握烏爾旗漢林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分布、危害的情況,她帶領普查人員每天早出晚歸,穿梭在森林中,一走就是幾個小時。早上的露水打濕她的衣服,中午頂著烈日,忍受著蚊子瞎虻的襲擊。每次野外調查完,身上都能找到幾個甚至十幾個草爬子。
有一次,她們在四十八溝普查,蘇桂云在調查中被草爬子叮咬,她只是讓同事將草爬子幫她拽出來,繼續踏查,直到跑完這條路線。到了第三天,她出現了頭暈、臉麻癥狀,可她只是輸了幾天液,就又投入到野外調查工作中。她白天調查有害生物發生、分布、危害情況,晚上利用黑光燈誘集鱗翅目蛾類成蟲,做到當天采集的標本當天制作完成,常常是晚上七、八點鐘才回家,實驗室里近4000件栩栩如生的各種有害生物標本浸潤著她的辛勤汗水。(林管局森防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