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管理局營林處處長 王耀國
隨著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重點國有林區的改革拉開了序幕,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掛牌標志著國有林區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林區的生產組織形式由以采伐利用林木產品為主向以生態保護建設為主轉變。如何開展好生態保護建設?如何讓祖國北疆綠色屏障更加亮麗?
一、編制森林經營規劃 引領生態保護建設
準確把握《全國森林經營規劃》的內涵,科學推進森林經營工作,實施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工程;樹立全周期培育理念和長期經營的思想,科學合理地將各項森林經營類型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作業單位;編制出科學性、指導性、可操作性強的規劃,指導林區森林經營工作,推動森林經營全面持續開展,推進林區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生態保護建設。
二、利用國家生態政策 完善生態保護建設項目
充分把握國家生態文明政策,積極爭取和完善生態保護建設項目,推進森林經營工作,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助推國有林區改革,維護林區和諧穩定。
國家儲備林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采用集約人工造林、現有林改造、中幼林撫育三種模式,通過良種壯苗、科學施肥、集約人工造林栽培、現有林改培、合理灌溉、中幼林撫育、生態保護等主要技術措施來建設。林區將北部原始林區和自然保護區以外的各區域劃入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區。
生態修復。通過林緣治理、礦區植被恢復、撤并林場場址植被恢復等生態保護與建設措施,使林緣趨于穩定,生態系統得到修復,生態功能顯著提高;修改完善生態修復規劃,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借鑒林區陽坡造林和重點部位造林綠化實踐,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森林撫育。按國家森林經營3年滾動計劃,積極爭取國家森林撫育任務,科學合理地安排年度森林撫育任務;森林調查設計工作要先行,調查面積要留有余地,作業方式要落實新撫育規程要求;把新增加的人工促進更新、補植兩種方式利用好,利用到位;開展森林撫育示范林建設,開展森林撫育成效監測分析。
森林培育。內蒙古大興安嶺西部森林草原過渡地帶、中部過伐區、東部次生林區是森林培育的戰場,開展人工造林、補植補造、改造培育、中幼齡林撫育、低效林改造、大徑材培育、封山育林等工作。
國土綠化。為了綠化美化國土空間,增加生態建設任務,創造更多的生態建設保護機會,要開展國土綠化工作,鞏固打擊毀林開墾林地專項行動成果。
種質資源保護。立足鄉土樹種基因保護,加強母樹林林木良種基礎和采種基地集約經營和管理;擴建現有兩個種子園,新建兩個種子園,新建7個珍稀樹種質資源保護基地,新建經濟樹種質資源保護基地。
三、采取有利措施 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管理
強化林場生態保護建設職能。林場是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管理中樞,要不斷強化職能建設,擔當起森林經營、森林防火、資源管護等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任,充分發揮林場做為林區生態保護和建設主力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強森林經營工隊體制建設。森林經營工隊是基本的管理單元,是購買內部服務的載體。森林經營工隊建設是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健全森林經營工隊機制,規范森林經營工隊管理,強化森林經營工隊組織領導,建立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制度。
推進森林經營溝系作業。各林業局要從生態功能區實際情況出發,以林場為單位全盤考慮,進行全面踏查,整體規劃。按照因林施策、因林經營的原則,集中一個或幾個溝系,將全年森林經營各項生產任務落實下去,實行清溝作業,作業后封溝管理。
加強森林經營準備作業建設。準備作業是各項森林經營工作的前提,是為一線職工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保障各項生產作業任務順利完成的基礎。
強化林區公路養護維修。加強林區沙石公路的養護維護工作,方便于資源管理、森林經營、森林管護、森林防火、居民出行等。因此,要加強新增公路道路建設,提高道路網密度,提高養護質量,滿足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的需求。
四、著力提升森林質量 確保生態保護建設成效
科學開展天然林經營,嚴格執行撫育規程,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提升單位面積蓄積量,提高林地生產水平;開展人工林健康經營,釋放營養空間,調整林分結構,提升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退化防護林修復,開展生態脆弱區的修復工作,適度開展灌木林經營,推進混交林分培育,強化森林成果保護;開展低質低效林改造工作,提升目的樹種的比重,改善樹種組成,推廣使用良種培育容器苗木,加強造林后撫育保護工作。
五、健全經營監測體系 評價生態保護建設效益
開展林區森林經營樣板基礎建設工作,推進林區的森林經營整體工作;建設森林撫育示范林,探索科學的森林經營撫育措施,提出森林經營的科學合理的方式,為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技術理論支撐。
六、健全氣候變化體系 鞏固生態保護建設成果
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為指導,建立健全林業碳匯工作機制;通過林業碳匯計量監測工作,完成林區碳儲量和每年的碳凈變化量工作,體現森林經營生態效益成果;分析森林撫育成效監測固定標準地數據,構建林區森林撫育碳匯計量模型,確定通過森林撫育森林實現的固碳增量。
七、加強森林經營培訓 壯大生態保護建設隊伍
面向管理隊伍、技術隊伍、作業人員,舉辦不同層次的森林經營培訓班,面對轉崗分流人員進行森林經營業務和森林經營勞動技能培訓,為全面科學地開展森林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提供人力資源基礎和科技支撐,實現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轉變,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向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的轉變。
八、健全森林經營機構 強化生態保護建設領導
隨著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推進,需要不斷強化森林經營的領導,成立森林經營工作領導機構,確保生態保護與建設有序開展;充分認識加強森林經營工作的重要性,把森林經營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林業工作的重點,以保障森林經營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順利開展。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掛牌成立,不僅是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更重要的是林區生態保護責任更加突出,祖國北疆生態屏障建設重任更加艱巨。天藍地綠水清是我們的義務,樹高林密質優更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