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4月的大興安嶺天氣回暖加快,冰封的河床開始解凍,野鴨沿著解凍的水流一路追逐,來到了綽爾河的源頭,又飛回了綽源國家濕地公園里繁衍生息。一時間,水鳥在天空翱翔,在沙灘上踱步,在湖水里覓食,在紅柳林里穿行,給這片濕地帶來了盎然生機。
這片濕地的生機與活力源于綽源林業局對濕地的管理保護工作的落實。
綽源國家濕地公園始建于2013年,位于綽源林業局所轄的育林林場東北部,距離綽源林業局局址14公里,總面積5284.1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2561.68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48.48%。綽源國家濕地公園內水資源豐富,屬嫩江流域,形成以森林、濕地為主的生境類型,主要有沼澤和河流2種濕地類,草本沼澤、灌叢沼澤、森林沼澤和永久性河流4個濕地型。此處區域屬于中低山地貌,沿大興安嶺主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河谷開闊。
為了把綽源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好,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作用,綽源林業局濕地公園管理處以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減少災害風險”為切入點,通過對濕地修復與保護,讓綽源國家濕地公園更具有生態性、文化性、美學性,更能充分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
他們按照《內蒙古綽源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4年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資金項目實施方案》,逐步建設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宣教展示區、管理服務區,并把工程項目分解落實。
在濕地公園建設上,他們啟動了護坡工程,對濕地公園內兩處路段裸露的斜坡進行加固。一處用石頭壘砌成網格狀,在網格內移植了草皮,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護坡長度217米;一處在204林班的濕地公園入口北面公路的陡坡處,用編織袋裝填砂石壘砌加固防范滑坡,用覆蓋網防范石塊滑落控制表面,護坡長度200余米,并年年進行維護保養。他們繼續對濕地公園內13公里長的道路路面進行養護,涵洞進行疏通,滿足濕地公園巡護工作的需要。
在濕地文化宣傳上,他們在綽源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設立了一座界碑,在天然巨石上雕刻了“綽源國家濕地公園”蒼勁大字,還樹立界樁255個,使濕地公園界限明顯,便于保護。在濕地公園宣教展示區等重要動物棲息地及植物分布地段,他們還設置了宣傳牌、警示牌、簡介牌30個,宣傳濕地價值,引領游人探索自然的奧秘。在每年的世界濕地日,他們還組織生態360——環境保護志愿者開展濕地保護知識宣傳活動,向職工群眾和居民發放濕地保護知識宣傳單1000余份,以此提高當地居民對濕地重要生態作用的理解和保護意識的加強。
今年春季,他們對濕地公園內2.34公頃植被恢復區進行了補植,移栽了楊樹、柳樹、落葉松和樟子松等苗木,讓恢復區內的樹木成林,生態水涵養功能逐步恢復。濕地公園管理處、資源科、天保辦、動保辦與森林公安局多次開展濕地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亂捕濫獵、清溝清河套,清除取締粘網、掛子及其它捕魚工具,讓河湖中的魚蝦更豐富,為候鳥提供更多的食物。同時,他們還清理濕地周邊牧業點,讓濕地公園周邊不存在人為的干擾和破壞。(包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