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營林村的方針是:以林為主,林農結合,開展多種經營。他的主要任務是:按照企業下達的計劃,合理地管理和組織生產。主要是經營管護好現有森林,有計劃地進行采種、育苗、造林。營林村的規模本著有利于組織生產和有利于團結的原則,一般每個營林村20到30戶,營林村面積(包括有林地、宜林地、宜耕地)34公頃左右。營林村的成員: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林業企業職工,退職退休工人,職工家屬,職工子弟,林區社會居民,都可以參加營林村。還作出了關于建村經費、生產管理、積累與分配、財務管理、勞保待遇、生活福利設施及政治思想工作等項規定。
1961年9月,根河林業局在潮查林場三車間地區創辦了全國第一個營林村,把3000公頃的森林面積劃歸20戶經營。由于明章同志任村長。
1963年11月5日,林業部發出《關于擴大營林村試點的通知》。通知指出:自1961年劉少奇主席視察東北內蒙古林區工作時提出建立營林村以來,試辦營林村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為了進一步積累經驗,要求各林業局在1963年冬至1964年春試建1~2個營林村。營林村是全民所有制的經濟組織,按人民公社辦法經營管理,作為國有林區營林的基層事業單位。
曾參與國家主席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和時任林業部部長羅玉川等領導來林區視察時的安保工作的郭瑞華回憶,1964年,林業部第一副部長羅玉川到根河林業局視察。在三車間營林村,羅部長認真聽取了營林村黨支部書記、村長的匯報,他不厭其煩地提出一些問題,營林村的人數,村民的收入,生產生活情況,植樹造林,護林防火等情況。隨后,他又走訪了幾家村民,詢問他們生活情況,問他們還有什么困難要求和對營林村的建設。羅部長面帶笑容認真聽取村民的意見。臨別時,他對村干部和村員說:“營林村是一個新鮮事物,你們千萬把營林村辦好,營林村是劉少奇主席提出的,這一創舉是依靠群眾發展林業生產力,以保證青山長在、永續作業的一條新路。”接著他又上山看林木生產情況和撫育伐作業情況。
在回程的車上,羅部長對馬錫山局長說:“老馬呀,營林村不是圍墻企業,不能叫車間營林村。”馬局長隨之向部長求援:“羅部長,你給起個名字吧”。羅部長當時沒有表態。車到局食堂羅部長飯前洗手時,邊洗邊對馬錫山局長說:“老馬,你看就叫百林茂營林村怎么樣?就是百林茂盛的意思。”馬局長興奮的說:“好!就叫百林茂營林村”。第二天林業局就下文把三車間營林村改為“百林茂營林村”。
羅部長視察營林村走后沒有多久,林業部就做出了“關于在國有林區建立營林村的決定”。
根河林業局于1965年春,向劉少奇主席書面報告了營林村的建設和陽坡造林的情況。7月,林業部黨委下發了《關于在國有林區建立營林村的決定》和兩個附件,即《國有林區建立營林村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關于營林村建村經費開支標準的具體規定》,全國掀起了大辦營林村的熱潮,到1965年年底,在東北、內蒙古林區辦起了89個營林村。這時,林區內各林業局共組建了39個營林村,1393人在營林村內工作生活。
營林村對科學地經營森林,改善職工家屬生產生活條件,安定林區社會秩序,促進林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干擾,營林村被當成劉少奇的“黑營林村”被砸爛取消。林區很多村民被遣散,生活無著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這些村民才被收回做了妥善安置。
?。ㄍ跤钚赂鶕妨险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