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2015年4月1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以來,林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轉變,特別是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正式成立,林區的發展方式由以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以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由森林采伐為主轉變為生態保護為主。職能精準定位,思路目標清晰,綽源林業局迅速調整工作重心,以生態保護建設為主業,在森林防火、森林管護、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撫育、宜林地造林等多項領域并進,開辟了綽源林區綠色發展的新紀元。
春來滿嶺綠 防火保屏障
火是森林大敵,絲毫不能大意。針對今年春季林區罕見的干旱,為確保森林防火萬無一失,綽源林業局筑牢用火審批、入山檢查、林內巡護、聯防聯保四條防線和管控特殊人群、敏感地區、關鍵部位、重點時段的四個層面,牢牢掌握森林防火戰役主動權。
他們以最嚴的管控方式督導守崗擔責,形成防火各項工作高壓態勢,提前進入春季森林防火特別戒嚴期,采取超常規措施,停止一切野外生產生活用火,實行封山戒嚴,防范高危天氣里人為火的發生。陸續開展“三清”行動,徹底清除野外生產作業人員和林內閑散人員。各分指在進入林區腹部各要道、岔路口設立臨時封山、封溝、封河套檢查站點,加強崗卡檢查,內清外封。重點地段、重點部位安排檢查巡護人員,分布在公路沿線、村屯出入口,全天候巡護檢查,死看死守。各單位主要領導不允許請假,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做到隨叫隨到,發生火情或實戰演練無法聯系到本人的,按照情節輕重嚴肅處理。通過舉全局之力加強春防,使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全勝,生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刷新創造了綽源林區連續14年無森林火災的記錄。
杜鵑鳴鳥巢 松樺弄風姿
在蘇格河林場209林班處,煙霧彌漫,森防站主任梁躍輝正帶領職工開展生物防治工作,他對記者介紹:“針對今年模毒蛾、落葉松早落病、白樺黑斑病對主體生態功能區的落葉松、白樺、樟子松等大型喬木樹種造成危害,我們采用苦參煙堿煙劑和百菌清進行防治,已防治面積70000畝,有效控制了森林病害蔓延。”
森林病蟲害是無煙的森林殺手。綽源林業局在森林防疫工作中推行先進的防治理念,充分發揮“以鳥治蟲”辦法,加大生物防治工作。春季,他們對適宜懸掛鳥巢箱林分懸掛鳥巢招引杜鵑、山雀等益鳥,為食蟲益鳥提供適宜的繁殖場所,增加食蟲益鳥的數量。為有效管理掌握筑巢數量,他們對所掛鳥巢箱釘數字標牌,方便進行調查。截止目前,共懸掛保存鳥巢箱3090個,招引率68.2%,筑巢率40.7%,“以鳥治蟲”防治松毛蟲10000畝。
綽源林業局森防站還利用多種渠道學習、識別森林病蟲,進一步提高職工對森林病蟲檢疫和監測預報能力。他們把保護森林作為第一要務,為確保在普查期間和日常監測調查中,能普查到更多有害生物,并及早將它們收入監測對象,提高防范意識,他們利用《東北蝶類志》、《中國蛾類圖鑒》、《森林昆蟲原色圖鑒》等多種專業書籍、互聯網媒體、國家網絡森林醫院QQ群、內興林森防超級QQ群等學習、鑒別森林病蟲。通過學習,他們鑒別了11目、57科、270多種昆蟲,為更好地開展森林植物檢疫、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防治等工作夯實了基礎。
落實生態觀 呵護“共同體”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為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落到實處,綽源林業局科學制定了《內蒙古綽源林業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2015年度實施方案》,有效推進了生態保護建設。
“我們根據森林主導功能不同,對林業局449.68萬畝的管護面積實行森林分類經營,差別管理,并依據自然地勢地形以溝系和林班為單位,劃定責任區范圍,基本形成遠山設站、近山巡護以及進行封山、封溝系管護等形式多樣的森林管護格局。”天保辦主任柴林琦就“方案”對記者解釋說。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綽源林業局嚴格執行森林管護各項管理辦法,實施森林管護信息報告制度,建立了長效的森林管護考核機制,管護責任、機構設置,并健全網絡管理體系建設。他們還嚴格執行破壞森林資源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加強4個外站、19個管護站資源管理工作力度。資源科、天保辦、動保辦等職能部門與森林公安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深入村屯、礦山進行檢查,嚴厲打擊亂砍盜伐、亂捕濫獵和拱地頭、擴底邊破壞植被、非法蠶食林地的不法行為。開展“嚴厲打擊損毀圍欄保護苗木”專項整治行動,使圍欄內近幾年移栽的7000畝樟子松大苗木和林藥間作林里千畝中草藥保護起來。
今年春夏兩季,綽源林業局完成了30萬畝的森林調查設計任務。在夏季開展了森林資源二類補充調查,調查的內容和重點是在林地“一張圖”的基礎上,對林地“一張圖”中疑似點進行補充修正,構建集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的森林資源數據庫,摸清森林資源底數,為下一步《綽源林業局森林經營方案》提供全面準確的森林資源基礎編纂數據,而《綽源林業局森林經營方案》的編纂是今后10年的森林經營及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
從7月24日開始,全局13個單位利用半個多月時間對烏塔公路15公里長的兩側5000畝樟子松造林地進行全部撫育。此外,林業局還將對2014年以來所有宜林荒山共計20000畝樟子松大苗木、興安落葉松幼苗造林地全部進行夏秋季撫育,促進樹木成長,改善造林地衛生環境。
為了確保造林地幼樹撫育質量,這個局按照“誰栽樹、誰撫育”的原則,細化撫育工作,嚴格按照《造林地綜合撫育技術要求》開展撫育工作,加大技術指導和管理機制,對作業和檢查驗收實行全過程管理,技術員跟班作業,分片負責,對出現的質量問題直接追究造林單位和從事撫育人員的責任。
幾年來,綽源林業局抓住春秋季節有利時機開展宜林荒山造林綠化工作。2015年,綽源林業局有林地面積增加0.91萬畝,蓄積量增加59.0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0.24個百分點,完成補植補造1萬畝,人工造林0.21萬畝,中幼林撫育29萬畝。2016年,共完成森林撫育29萬畝,植樹造林6600畝,補植補造1萬畝。2017年,完成森林撫育30萬畝、人工促進2萬畝、更新造林0.3萬畝、補植補造1萬畝的生產任務。
不管風高物燥的春季森林防火,還是淫雨霏霏的夏秋季補植補造,巡護的、造林的、掛鳥巢箱的……總能看到干部職工忙碌的身影。“一年四季多變化,愿把綠色駐人間。”綽源人對綠色的眷戀、堅守、捍衛既往如一,世代傳承。(李桂芝 包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