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今年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甘河林業局深入學習貫徹林區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奮斗目標,全力以赴強管理、保生態、促轉型、惠民生。
這個局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完成了“兩供一業”人員、資產移交工作,吊銷了6戶空殼企業的營業執照,對“三供一業”進行全面清查,處置無效無用固定資產。同時,他們加強生產成本控制,制定了財務管理辦法、費用核銷制度等管理辦法,達到財務預算、人事檔案、社保參統人數“三統一”,對財務、計劃、物資、設備等重點工作領域進行全程監督,提升了企業運營監控水平。
他們加大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及“四旁”綠化力度,做好火災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實現有害生物防治“四率”目標。他們推進深山遠山搬遷工作,山上5個管護所的1141戶住戶全部搬遷到局址,擴大了生態無人功能區面積。截至目前,甘源、烏里依特和庫西管護所住戶全部搬遷完畢。
他們結合“旅游+”戰略,突出森林文化、宗教文化、三少民族文化特征,有序推進甘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將甘河原有的文化長廊、雕塑群、棧道、濕地公園、種子園等優勢旅游資源融入鄂倫春自治旗旅游規劃中,擦亮“兩忘橋”、雕塑群、停機坪場區休閑廣場、景觀管護所重點改造、興安文化長廊“五大景點”品牌,實現旅游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了具有甘河特色的旅游產業項目。
他們深化“甘雨行動”企業文化年活動,林業局處級領導和副科級以上干部與困難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幫扶困難職工694人次。為3280名一次性安置人員發放了社保補貼,將3374名知青工轉為混崗集體工。他們出臺了《家庭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對起到示范、推廣作用的大戶給予優先貸款,林下經濟幫扶項目涵蓋了養殖、種植、水產、商業、服務等,使林下經濟形成了復合經營、合作化推進模式,激發了困難職工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隋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