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朱高華
2018-05-31
1830深挖改革潛力 激活發展活力
——綽爾林業局堅持優化整合推進轉型發展
撤并整合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分流安置富余職工……今年,綽爾林業局認真落實自治區、管理局改革頂層設計,聚焦生態主業,突破發展瓶頸,將貯木場、機械運修隊與中心苗圃、防火防汛處的人員、設備、資產進行優化整合,實現了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5月14日,是單位整合后的第74天,同時也正處在森林防火和種苗繁育的關鍵時期。這項備受關注的改革舉措,對新時期林業工作產生了哪些推動作用?對轉崗職工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否取得預期效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深入兩個單位進行采訪。
在防火防汛處整潔寬敞的訓練場上,整齊排列的戰旗運兵車、全地形越野運兵車、北極星越野車、大型重卡等防撲火車輛,猶如身著鎧甲的戰士,威風凜凜、整裝待發。防火防汛處副主任王富才就是這些車輛的“管家”,他曾是機械運修隊一名主管運材車輛的副主任,對于職能的變化,王富才深有感觸。“以前是管理運材車輛,現在是管理運兵車輛,感覺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我的職責就是保證車輛、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一旦發生火情,可以安全、迅速地把撲火隊員送達火場。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我已經干了20多年的修理工作。停伐轉崗后,我們這些修理工如愿以償,仍舊可以從事自己熱衷的老本行,實現自身的價值,干勁兒更足。而且,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林業局對技術工人的關心和重視,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所以工作起來特別有熱情。”防火防汛處車輛檢修保障中心隊長簡德成激動地說。在維修車間,簡德成和其他維修人員正在對原機械運修隊淘汰的救援車輛進行改造,他說:“我們要將這輛車改造成城鎮消防用車,用于運輸防撲火機具,便于及時滅火。”
采訪中,防火防汛處黨總支書記丁繼勇介紹:3月2日,林業局將機械運修隊撤并入防火防汛處,領導班子成員由4名增至7名。由于人員得到充實,新成立了防火稽查大隊,由各班子成員帶隊,對轄區內的所有野外用火點、檢查站、管護站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檢查,及時消滅火險隱患,對防火工作起到了重要補充作用。同時,司機隊伍得到充實,特別是原機械運修隊有很多經驗豐富的維修技術人員,防火防汛處充分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成立了檢修中心、機加中心兩個部門,對保證車輛設備完好、無病運行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在中心苗圃,記者看到的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圃區內,幾十名男職工正在耐心細致地移植苗木,裝杯灌土。談起對苗圃工作的適應情況,原貯木場職工劉濤笑著說:“干了一輩子擺弄大木頭的體力活兒,沒想到現在干起了技術工種。這可是個精細活兒,栽植的深淺要適宜,苗距要均勻,栽植時要按實,雖然不出大力,但是責任重,得保證栽一棵活一棵才行。這段時間,技術員怎么指導就怎么干,把工作干好、干實就是我們的目標。”50多歲的劉濤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始終從事木材生產工作,在停伐的那一刻,他想不出自己離開那個工作一輩子的“楞場”還能干點兒啥。如今,他成為了一名育苗工人,繼續有活兒干、有收入,能夠重新投入到林業發展建設中。劉濤說:“我希望林業局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中心苗圃主任劉洪亮介紹:“林業局根據生產實際,把貯木場和中心苗圃進行整合。通過這次整合,一方面解決了苗圃人員緊缺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妥善安置了富余職工。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工人們克服各種困難,逐漸適應目前工作。”
在改革推進過程中,林業局以“穩”字為訣,堅持優化整合與轉型發展相適應的原則,著力盤活現有人力資源,挖掘人員潛能和現有設備潛力,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并且大力做好整章建制工作,推進各項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精準化邁進,讓改革真正成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的強大動力。(張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