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以紅色引領綠色 講述林區故事·走基層蹲點調研 | 守望綠色

朱容頡
2021-07-12
2470
 ■本報融媒體報道組記者 劉雪婷 冬梅
  通訊員 王剛

  夏季的伊圖里河林業局,浩瀚的林海蘊藏著無限綠意,目之所及皆令人心曠神怡。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一代代務林人白了青絲,綠了荒山、堅定篤行,初心不改……
  踐行初心使命
  他是穿著防火服的“逆行”者;他是與“火魔”鏖戰的勇士;他是從崎嶇陡峭山路步行7個小時為防火隊員送給養、睡了18天床下是冰雪的床的“鐵漢子”;他是接過傳承崔曾女精神“接力棒”的黨員,也是職工心中的帶頭人。
  他是李勝偉,伊圖里河林業局伊東林場主任。
  每年3月初,在頂漿造林期,李勝偉便與防火隊員們一起上山,一邊植樹,一邊防火。放線、挖坑、植苗、培土、踏實、圍堰、澆水,每一個植樹步驟都不能有半點含糊。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處理火情,他們走到哪里防火機具就帶到哪里。“每年防火期,防火隊員集結在一起進行體能訓練,包括輕裝行、負重跑、維修車輛和機具,學習撲火安全知識,進行實戰演習,不斷增強身體素質和業務能力。”李勝偉說。
  李勝偉從事防火工作20余年,一直奮戰在一線。2015年,他帶領100名防火隊員到北部原始林區參加撲滅火任務,明火撲滅后,他和20名隊員繼續在山上駐守了4天,一直等到有效降雨才撤回。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勝偉從來都是沖鋒在前。2013年,伊圖里河地區突降大雨,繼而引發洪水。汛情就是命令,李勝偉同職工們在河堤上奮戰了一天一夜抗洪搶險,他們用沙袋壘成“防洪堤”,并借助大型機械對河道進行疏通排澇,河堤保住了,為人民群眾守護了生命和財產安全。
  “從我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被身邊的老黨員、老一代務林人深深觸動、感染,伊東林場作為林區優秀共產黨員崔曾女工作的地方,崔曾女精神在這里一直被傳承。自崔曾女塑像修建起,伊東林場干部職工就主動承擔起看護崔曾女紀念林的任務,并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夏天種花,冬天掃雪,每個月都要來打掃衛生,清除雜草。崔曾女信仰堅定、對黨忠誠的優秀品格,牢記宗旨、艱苦奮斗的敬業精神,甘于清貧、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務林人。”李勝偉說道。
  說話間李勝偉從脖子后面摸出一只“草爬子”,看到記者驚訝又擔心的眼神,李勝偉淡然一笑,說:“我剛從山上植樹回來,不小心把它帶回來了,沒啥事,都已經習慣了。”
  李勝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忠誠、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書寫新時代共產黨員的風采。
  將愛奉獻林海
  “到明年7月份我就要退休了,領導考慮我年齡大了,讓我干輕松一點的工作,可我就是閑不住,這么多年跟著大家一起上山都習慣了,感覺沒干夠。”伊東林場管護隊員柴體青說這句話時,古銅色的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今年59歲的柴體青參加工作已有42個年頭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栽一棵樹,多綠一片林,為林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等到退休后和子孫后代講起來,他曾經管護的林子里有一小半以上的樹都是自己栽的,這是他這輩子最驕傲、自豪的事。
  只要這片林子綠,苦點累點都不算啥,柴體青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林區植樹季節氣溫都比較低,上山植樹要穿棉襖、棉褲,到了現地干活卻不方便,體溫升高后就得脫掉這身厚衣物,山風吹過極易感冒,柴體青沒有在乎過;植樹造林有時遇到坡度過大的地方車進不去,就得靠人力背苗上山,有時背苗一走就是一小時,一次要背100多棵苗,經常是回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柴體青沒有抱怨過。
  愛林護林守林,一直是柴體青不變的人生目標。
  上山撲火,柴體青總是沖在前面,傳授滅火經驗給年輕的隊員,在“火魔”面前,他從不懼危險。十幾年間,柴體青的足跡遍布于伊圖里河周邊,積累了不少撲滅火經驗:滅火的時候盡量在上風向,不能迎風滅火;要時刻與后方觀察人員保持聯系,避免被火包圍;不能在窩風的地方滅火……說起滅火來,柴體青算是“專家”。
  如今,與森林在一起,守護好這片林海已經成為柴體青生活的一部分,他愛這片森林的心始終如一,守護這片森林的腳步從未停歇。“只要單位需要我,我一定會繼續干下去,守護好這片林子。”這是柴體青對這片森林最好的愛,也是他對自己許下的莊嚴承諾。
  “林二代”執著守護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小時候的李廣順就被父輩的奉獻精神感動,長大后的他最終在父親的影響下來到伊東林場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
  李廣順的父親曾在伊東林場從事采伐工作,小時候他就知道父親工作的艱辛:零下40多攝氏度的天氣里,父親早出晚歸忙工作,為了采伐任務,一干就是一整天,父親支援國家建設的熱情一直深深感染著他,所以在參加工作后,他選擇了留在林區,建設林區。
  李廣順在伊東林場負責管護工作,保護森林就是他的責任。李廣順笑稱,父親砍了一輩子樹,現在自己種樹護林,也算是“父債子還”。每天8點,李廣順和同事從單位出發,騎上近半個小時的摩托到自己負責的管護區域進行巡護。
  森林管護工作并不是在林中簡單行走,李廣順和同事每天既要檢查巡護區域的火災隱患,還要對進山人員進行入山通行證的查驗,同時還要關注森林病蟲害的情況。
  進入4月,林區便進入到春季防火戒嚴期,李廣順的管護工作也進入到關鍵時期,巡護時間也比平時要長。“我曾經看到過被燒毀的林子,過了火的林子讓人看了真的特別心疼,所以我必須要站好自己這班崗,讓我們的這片林海遠離火災的危險。”李廣順說。
  李廣順記不清自己曾巡護過多大區域的林子,也不記得自己穿壞過多少雙鞋,作為務林人,他早與這片林子連在了一起,“我每天要不來林子里走走,都覺得渾身不自在,我就希望巡護的路多走一段是一段,保護的樹木多一棵是一棵。”這就是李長順最大的愿望。
  勇擔職責使命
  關宏偉從參加工作起,大大小小的援外救火就參加了二三十次。林區的天氣說變就變,經常讓人猝不及防。
  關宏偉清楚地記得:一次在汗馬援外撲火,睡到半夜時林子里突降大雨,雨水淹進帳篷,大家全身都濕了,凍得渾身發抖;一次去畢拉河附近援外撲火,六月的林區突降大雪,鞋里灌的都是雪,下身都被凍僵了;還有一次去滿歸援外撲火,給養暫時沒送上來,只能吃涼饅頭就榨菜,條件雖然艱苦,但磨礪出了關宏偉忠誠、奉獻,擔當的品質。
  每次接到援外撲火任務,關宏偉都積極響應,即刻出發。
  一次援外救火關宏偉走了半個月,回家后患有嚴重腰間盤疾病的愛人瘦了一大圈,因為愛人行動不方便,吃飯總是不及時。對于家庭關宏偉有著深深的愧疚,但愛人的支持卻給了他強大的動力。
  如今,林業局對防火工作越來越重視,為防火隊員改善了衣食住行的條件:上山撲火坐運兵車,睡在一人一個的帳篷里,每個人都有行軍裝備和行李; 沒有援外任務時中午能在宿舍休息,還能吃上食堂精心準備的飯菜。
  看著自己用心守護的森林,關宏偉不禁道出了心里話:“背在身上的滅火機具再沉,也沒有我身上的責任重,每當站在森林中,看到這么優美的風景,就覺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是關宏偉的心聲,也是伊東林場每名撲火隊員的心聲。
  盡心盡職守綠
  每年三四月份,劉國蓮就開始母樹林的觀測工作了,如今已是第33個年頭。她扎根林海,潛心鉆研,勤于實踐,與林場職工一起開展造林、苗木培育等工作,共同守護這片綠色林海,作為伊東林場的母樹林技術員,劉國蓮從事的工作周而復始,從未停歇。
  一連幾個月,劉國蓮都會與林場職工上山一同從觀測木上取枝,再拿回林場做水培實驗,看結果程度,對母樹結實情況進行物候觀測,隨后便進入到育苗、栽培、灌土階段,在此期間,還要進行疏伐、松土、施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對林內影響母樹林生長的灌木、雜草進行全面割除,為促進母樹林成長發育提供保障。如果有枯死的樹木,還要查找原因。為了更好地進行技術指導,劉國蓮每天都穿梭于森林中,和男同志一起上山、一起干活。
  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后,母樹林工作最忙的時期就告一段落了。每年8月到了上山采果的時節,劉國蓮再與工人進山采果,以防工人傷到樹枝,影響樹木生長。
  雖然有一兩個月的空閑時間,但劉國蓮卻閑不住,她主動和領導申請上山巡護,家人的支持更是給了她很大的動力,到今年劉國蓮參與巡護已是第三年了,劉國蓮沒有因自己是女同志而推脫工作,而是一直沖鋒在前。
  “我是一名黨員,就該發揮表率作用,干工作就要干一行、愛一行,只有盡心盡職,才能為林區盡一份力。”劉國蓮話語質樸,卻真誠感人。
  伊東林場的干部職工就像大興安嶺上盛開的杜鵑花一樣,火紅一片,熱情、奔放,執著、堅守,他們將愛綠護綠守綠的信念深深扎根,展現著新一代務林人的風采。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