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把工作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這是內蒙古大興安嶺航空護林局特勤突擊隊二班班長柴瑞喜的工作信條。
近日,柴瑞喜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這是他參加工作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對他努力工作的認可與鼓勵。參加工作5年來,柴瑞喜在崗位上揮灑青春熱血,矢志奮斗前行,成為青年職工的榜樣。
“榮譽是一種見證,也是一種激勵”“我們班長好樣的!這些年對工作付出了很多。”“柴瑞喜是一名優秀的航空護林員,有擔當、有責任……”提起柴瑞喜,航空護林局的職工連豎大拇指。
柴瑞喜寢室的書桌上,擺放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國共產黨簡史》《森林消防基礎學》等書籍,看得出,他是個愛學習的人。
“學習要用心,只有學懂弄通,才能更好地指導工作與實踐。”柴瑞喜說,他從不放松學習,認真參加航空護林局組織的集中學習,安排足夠的自學時間,把理論學習作為加強修養、堅定信念、指導工作的有力武器。他還積極參加團組織各項活動,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較高的綜合素養使柴瑞喜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時刻充滿斗志。2017年至今,柴瑞喜累計參加森林撲火作業87小時,曾多次率隊完成森林滅火航空特勤突擊救援工作,作為航空特勤突擊隊尖刀班領頭羊,帶領隊員們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斗,不愧為綠色大興安嶺的守護者。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必須保持良好作風,聽從指揮,積極進取,愛崗敬業。”這是柴瑞喜常說的一句話。
2017年,柴瑞喜從部隊轉業到航空護林局,對特勤突擊隊的工作十分陌生,他告誡自己:“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環境,提升工作技能。”柴瑞喜憑借刻苦鉆研、勇于攀登的求知欲和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默默努力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積極學習專業技能。不管是烈日當頭還是寒風刺骨,都義無反顧地訓練,直到練會為止。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于我們這個集體。”面對“全國優秀共青團員”這項殊榮,柴瑞喜在接受采訪時略顯靦腆,話語卻鏗鏘有力。“我會以這次榮譽為新的起點,用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綜合素質,繼續用實際行動為林區生態保護貢獻力量。”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日前,一架白色的M-171直升機盤旋在航空護林局訓練場地上空。連接卡扣、右膝跪地、右手握繩……“嗖”的一聲,柴瑞喜順著直升機上的繩索瞬間安全降落到達地面,完美地為隊友示范了一整套索滑降規范動作。
練在日常,戰在關鍵。在森林火災撲救中,航空護林局特勤突擊隊隊員們沖鋒在火場最前沿,突破重重艱難險阻,開場地、戰火魔。
2020年6月21日至2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相繼發生了7起雷擊火。接到命令后,柴瑞喜與隊友們乘坐直升機迅速到達火災現場,及時展開救援,25小內先后輾轉3個火場,累計工作將近20小時,撲打火線400米,開辟機降場地近1800平方米。
戰斗中,柴瑞喜拉響風力滅火機帶領隊友沖向火線,灌木叢中冒出濃濃的黑煙,嗆得透不過氣來,但他全然不顧。崎嶇難行的山路讓柴瑞喜的雙腳磨出了成串的水泡,持續奮戰,讓柴瑞喜的臉被烤得通紅,雙手磨出了血泡,但他堅持戰斗,手中的風力滅火機一直在隆隆作響。
“每逢節假日,都是我們工作與訓練最忙碌的時候,全體隊員進入備戰狀態,隨時做好撲火準備。”柴瑞喜坦言,今年春防期,他已有很長時間沒有回過家了,四歲的女兒只能由愛人一人照顧。
備戰期間,柴瑞喜只能抽時間和女兒視頻,女兒哭著要找爸爸,任他如何哄勸都無濟于事,最后只能硬著心腸掛斷了電話。柴瑞喜說:“作為一名父親,我感到很愧疚,但為了大興安嶺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我們的守護是值得的。”
航空護林局距離柴瑞喜在根河市的家僅10公里,他從沒有工作期間離開崗位一步,盡管工作任務在“家門口”也同樣如此,每一次都較好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任務。
“請出示您的行程碼、健康碼,進行體溫檢測……”2021年,柴瑞喜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報名參加根河市武裝部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累計工作316小時。他說:“作為一名青年人,就要有青年人的擔當,為家鄉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力是應該的。”
2021年6月17日,連續降雨導致根河市好里堡鎮一處橋梁被沖斷,堤壩損毀嚴重。航空護林局接到救援任務后,柴瑞喜和隊友積極投身防汛抗洪工作中,衣服被雨水浸濕,腳掌、手指被河水泡皺,連續作戰,讓他們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但比起竭誠為民獲得的滿足感,他們覺得一切都值得。
“翔藍天,保護綠水青山;巡林海,捍衛綠色家園。”響亮的口號在航空護林局的訓練場地響起,柴瑞喜和隊友們開始了新一天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