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8月20日,由森工集團主辦,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生態研究院、根河森工公司、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的內蒙古大興安嶺野生動物生態研究與保護專家服務項目培訓班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生態文化館開班。
開班儀式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生態研究院主要負責人要求,參訓學員要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在培訓中學有所獲、學以致用、提升素質、加強交流,提高生態保護修復建設、產業轉型發展的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和監測、保護、管理水平,拓展與專家的交流、合作渠道,更好投身、服務于林區生態保護建設。
本次培訓班為期4天,來自各森工(林業)公司、北部原始林區管護局、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航空護林局的70余名科技管理、野生動物保護監測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培訓邀請東北林業大學和黑龍江省科學院知名動物專家,采用理論培訓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形式,講授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研究進展及中國東北駝鹿、貂熊、中華秋沙鴨等野生動物的生態學、生物學、保護管理策略等內容;將赴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鹿苑、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管護局等地現場對野生動物監測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具體監測方法的應用進行實際操作指導,提升參訓學員野生動物保護研究能力和水平。
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生態研究院承擔的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建設及產業發展專家服務基地于2015年11月19日獲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成為首批專家服務基地之一,并于2017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此次培訓是專家服務基層,建立科研合作和人才培訓項目的有力舉措。近年來,林區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貂熊、黑嘴松雞、駝鹿、猞猁、狼、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影像照片,這些珍貴的畫面體現了林區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彰顯了林區生態保護的成果。
森工集團科技部、人力資源部、自然保護地管理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生態研究院、根河森工公司、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參加開班儀式。本報訊(記者 張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