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伊圖里河林業有限公司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建成一整套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系統集成、高效運轉的改革推進機制,為全面完成改革任務、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不斷深入,該公司列好時間表、畫好路線圖,先后在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健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穩步實現從行政管控到企業管理再向公司治理方向的根本轉變。在推進改革進程中,該公司黨委成立由公司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帶隊,相關委部辦骨干人員組成的改制工作專班,積極與牙克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鄂倫春自治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及稅務部門對接,全力推進公司制改制注冊工作。經森工集團批準,于2021年9月30日,伊圖里河林業局改制成為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林區6個改制企業中率先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于2021年11月完成11戶非主營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企業的注銷工作。2021年11月11日,結合公司運營實際設立兩家分公司,即“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有限責任公司溫河分公司”“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有限責任公司伊圖里河賓館分公司”,至此全面進入公司化運作模式。
推動分公司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伊圖里河林業有限公司是森工集團直屬單位中唯一的“一司兩址”經營單位,地域上由公司總部和溫河生態功能區構成,管理體制上溫河生態功能區由溫河分公司進行經營管理。溫河分公司生態功能區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南坡,行政隸屬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經營面積為265907公頃,距離公司總部380多公里,現有職工288人。
該公司立足特定功能類企業定位,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體系,通過建機構、制方案、定措施、促發展、穩實施,做強生態保護建設主業,創新發展方式,以適應改制后公司職能定位和管理體制。結合“一司兩址”實際情況,優化溫河分公司組織機構,分公司設立7個部門和6個基層單位,建立完善了現代法人治理體系。該公司制定了分公司定期向總經理報告制度,設立溫河分公司財務部(結算中心),建立了相關的財務制度,加強了分公司的財務管理。立足森林資源經營保護功能定位,申請設立溫河次生林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研究重點方向和領域為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響應,寒溫帶次生林森林生態系統相關研究,寒溫帶針葉林植被演替規律及作用機理,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保護、管理、修復的研究,大興安嶺生物多樣性研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與評價,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及補償機制研究。
抓好分公司企業轉型發展,根據《內蒙古大興安嶺野生榛子林馴化繁育栽培技術推廣示范》項目,該公司在溫河生態功能區內設立1000畝野生榛子林保育示范區。深入探索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項目,積極與森工集團旅游公司及集團內旅游行業企業溝通交流、借鑒經驗。為加快推進分公司旅游融入全域旅游和區域協調發展,編制了《溫河分公司旅游驛站建設項目》。他們還加強分公司基地引領示范作用。根據溫河分公司歷年來野生榛子林、野生篤斯越桔及返魂草、芍藥、桔梗、金蓮花等中草藥野生植物資源實際情況,計劃對野生植物資源進行分區管理,擬設立5個優勢野生資源保護與利用示范基地。為推進此項工作,該公司已與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進行對接,完成實地勘察工作,目前正進行項目實施方案編制的前期資料、數據整理等工作,該項目已向森工集團申請報批。(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