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李鵬飛
11月8日,第23個中國記者節如期而至。林海日報社與內蒙古大興安嶺烏蘭牧騎聯合舉辦“踔厲奮發新征程守正創新向未來”———慶祝第23個中國記者節文藝演出,共慶美好節日,共話初心使命。
森工集團黨委副書記趙寶軍、工會主席譚民觀看演出。
舞蹈《奔向中國夢》拉開了演出的序幕,大氣磅礴、激情澎湃的舞蹈表達了林區上下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永遠奮斗的堅定決心。通過女聲獨唱《母親是中華》、男聲獨唱《興安白樺樹》、群舞《唱支山歌給黨聽》等飽含深情的精品節目,將敬意與祝福獻給奮戰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
林海日報社一線編采人員承擔了整場演出的語言類節目,他們自編自演三句半《新征程勇向前》,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動作,傳遞出了林區各族干部職工意氣風發,奮力書寫林區美、林業興、林工富的新時代華章的奉獻與擔當。原創情景劇《最美逆行者》,生動再現了疫情防控期間,林海日報記者、編輯堅守崗位,記錄傳播抗擊疫情中的溫暖和感動,用行動詮釋全媒體時代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原創詩朗誦《我們永遠在路上》,表達了新聞工作者為黨執筆、為民發聲,講好林區故事、傳播林區聲音的昂揚斗志。
此次演出,是內蒙古大興安嶺烏蘭牧騎開展“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送文化下基層慰問活動之一。他們深入踐行“自治區北疆職工烏蘭牧騎”的職責使命,送文化到新聞工作者身邊。
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精湛的演繹讓現場氣氛高潮迭起,也凝聚起林區新聞工作者立足崗位、奮發有為的強大合力。
“記者是一個承載著光榮與使命的職業,我將保持熱愛,做一名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的好記者,努力創作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林海日報社新媒體部編輯陳曉琳堅定地說。
今年是融媒體采訪部副主任劉磊過的第十個記者節,時代在變,始終不變的是對職業的熱愛。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一如既往做好新聞報道工作,持續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采寫出更多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作品,努力做一名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作為森工集團黨委機關報,2022年,林海日報社充分發揮黨報“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的作用,全媒發力、矩陣發聲,用“文聲圖影”傳播黨的聲音;聚焦“講好四個故事、唱響四張名片”,對林區70年的開發建設史深情回望,奏響了禮贊70華誕、奮進嶄新征程的昂揚主旋律;將黨的建設貫穿于新聞輿論與媒體融合的全過程,精心打造“記好紅色日志,書寫綠色興安”黨建品牌,以黨建“紅心”引領新聞宣傳“匠心”,為推動林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輿論支持。
傳播好聲音,謳歌新時代。林區新聞工作者扎根泥土,聆聽興安大地的心跳,用鏡頭捕捉感動,用文字記錄溫暖,永遠做讓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