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之下的暖陽———記牙克石森林看守所黨支部書記 所長陳偉
在常人眼中,看守所是高墻與電網的合體,冷漠與嚴肅的代名詞,形形色色的罪犯,嚴厲苛責的管教,這里是一個大型的中轉站,多少人在這里查明案件、投送監獄,多少人在這里感化悔悟、回歸社會,這些都離不開監管民警的辛苦付出,陳偉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陳偉,現任牙克石森林看守所黨支部書記、所長,從1980年參加工作起,他就一直在看守所工作,從一名普通的看守民警到所長,40個春秋,他用特有的管理模式喚醒在押人員內心深處的良知和善念,在看守所這個特殊的地方,燃起“善”的明燈,播灑“愛”的希望,傳遞“和諧”的力量。
“世上沒有不能融化的冰”
“無論在哪里,都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陳偉始終記得他剛到看守所時父親的叮囑。
初春的早晨,陽光灑在莊嚴的警徽之上,58歲的陳偉站在看守所外,注視了下高聳的圍墻和鐵門,雙手扶了扶帽檐,大步邁了進去。
22年來,在陳偉的帶領下,牙克石森林看守所連續16年被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評定為二級規范化看守所,被國家森林公安局命名為人民滿意基層單位,為森林公安爭得了榮譽。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三次,多次受到上級公安機關的表彰獎勵。看守所也先后被自治區林業廳黨組、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陳偉眼中,這些榮譽卻并不是那么重要。他常說,治療好看守所里在押人員們的“心疾”,看到他們重新做人,才是一位看守所民警的最高榮譽。
在押殺人犯顧某某九年未有最后結論,進入死刑復核程序后,情緒波動很大,多次企圖自殺,陳偉反復找她談心談話,做思想工作。她由于牽掛孩子高考事情,內心焦慮不安,才會試圖自殺。陳偉了解到情況后,專程找她兒子來看守所母子見面,用親情感化她,經多次努力勸解,最終使她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坦然面對法律的公正判決。
看守所在押死刑犯畢某某,性情古怪,來所情緒嚴重失控,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多次鬧監,陳偉得知他的情況后,耐下性子,苦口婆心地勸導畢某某,經過近一個月的勸導,畢某某情緒穩定了,因畢某某是殺人犯,家中沒有人管他,陳偉就自己掏腰包,給他買藥、衣服和必備的生活用品,現在他把陳偉當成親人看待。
在普通人看來,看守所高墻、鐵窗、電網,使人望而生畏。羈押在這里的人有危害社會的慣偷地痞,有是非不分的迷途羔羊,也有偶爾失足的崗位精英……面對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員,陳偉用真心換真情,用無私鑄大愛。
“一位好的監管民警,他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名警察,更要承擔起教師、醫生、朋友等多種角色,有針對性地做好挽救工作。”陳偉說。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陳偉感化了一批又一批的在押人員,很多人在出獄后,為了報答陳偉的恩情,每年都會來看看這位“老相識”。讓他尤為印象深刻的是李某某,在押期間,家中的母親病重逝世,因不能為老母親送終,他心急如焚,陳偉得知情況后,向上級相關部門請示,批準李某某回家探望老母親,送母親最后一程。李某某出獄后,陳偉又幫助他找了一份工作,讓他重拾回歸社會的信心。為了表達謝意,李某某每年都會來看望陳偉,他用感恩的目光一次次的望向陳偉,說:“陳所長,感謝你的幫助,你的恩情,我終生難忘!”
陳偉笑著說,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哪怕他再窮兇惡極,只要工作做得細,內心的堅冰都可以被融化。
他擰緊了火山口和彈藥庫鑰匙
有人把看守所比喻成火山口和彈藥庫,監管民警每天都是坐在火山口,守著彈藥庫,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從接任看守所長的那天起,陳偉把確保監所安全作為工作的永恒主題,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不同場合、各種會議上,他不厭其煩向民警強調:“監所管理稍有縫隙、工作稍有疏忽,被監管人員就會乘虛而入,給監所造成事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慎之又慎!”
他深知,沒有良好的紀律作風,沒有一支素質過硬、業務過硬的隊伍,就很難完成看守任務,要建立一支好的隊伍就必須從嚴要求,從嚴治警,只有“嚴”字當頭,才能保證不發生問題,才能保證隊伍有戰斗力。為了加強民警的思想教育,陳偉帶領黨支部一班人,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工作”的理念,組織全體民警每周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業務工作,賦予黨建工作以新的內涵,以黨建為統領,狠抓管理創新,狠抓管理和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完善 《值勤民警崗位責任制》、《看守所內勤崗位責任制》、《辦公區值勤民警崗位責任制》《在押人員物品管理責任制》等各項工作制度20余項,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增強民警的責任感,加強管理的力度,使全所民警依法管理,照章辦事形成風氣,最大限度的調動民警的積極性,考核制度實行獎勤罰懶,與民警的經濟利益掛鉤,杜絕了干與不干,干好干壞都一樣的現象,經過多年的工作運行效果顯著,獄政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連續16年未出現任何安全責任事故,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14000多個夜晚,陳偉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尤其是在看守所值夜班的時候。晚上10點多鐘,他獨自坐在電視機前,仔細查看在押人員的一舉一動,分析他們是否心里有波動。“白天瑣事兒多,夜深人靜的時候最容易觀察人的動態,人一旦有了心事兒,就會與平時不同。我們必須做到細之又細,才能避免各類事故發生。”陳偉意味深長地說。很難想象,身材偉岸,面目嚴肅的他,卻懷揣著這樣一顆心思縝密的心。他堅定地說:“40多年了,都磨練出來了,在這兒工作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雖然愧對家人,但他交出了優秀答卷
常言道忠孝難兩全,當談及家庭時,這個東北漢子的眼窩濕潤了……
在看守所里度過的40個春節中,陳偉每年除夕,都會讓在押人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這已成了他多年不變的習慣,每年春節他都堅守在監管工作第一線。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更需要安撫,需要陽光和溫暖,但他無法與家人同享年夜飯的滋味,這讓陳偉沒少黯然神傷。加班、熬夜、挑燈夜戰的次數多到不勝枚舉,連自己也無法說清,在電力部門工作的愛人也因每到節假日,就要為保障節日供電加班工作,不能在家陪孩子,夫妻二人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孩子從小只能由姥姥帶大……
1989年,身患肺癌晚期的母親躺在醫院里,當時正面臨看守所人員緊缺,陳偉脫不開身照顧母親,不堪病痛折磨的母親撒手人寰,正在值夜班的他,騎著自行車飛速奔向醫院,可還是未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在母親病重、生命垂危的關鍵時刻,在母親在病床前呼喚他名字的時候,他都未能守護在床前,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父親常說:“你看看你,整天那么嚴肅,一天也見不著你的笑模樣!”30多年過去了,陳偉的臉上偶爾會出現燦爛的笑容,但是父母卻再也看不到了……
有一種責任叫堅守,有一種信念叫追求。有一種付出叫無悔,有一種精神叫擔當。陳偉用他40年默默的堅守和一顆赤誠之心為守衛高墻內的平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刻踐行著監管民警的誓言———“監所平安,我來守候。”
□本報見習記者 米何妙子 通訊員 董漢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