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去弦吐箭,2016年迎來歲末年終。
這一年,歐美社會出現新變化,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抬頭,挑戰全球化大潮。
這一年,國際格局的重組和變革,在碰撞和分歧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這一年,中國外交挺立潮頭、攻堅開拓,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紛亂中推變革
中東的戰亂留下斷壁殘垣和心靈創傷,貧困與動蕩使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想滋生發酵,歐美乃至全球的安全形勢更為嚴峻。
這一年,一幕幕血腥的恐襲場景震動世界,非傳統安全問題成為“常態”,國際反恐戰役進入攻堅階段。
在2016年這個“爆冷之年”,“黑天鵝”接踵飛來。
大選年的美國,民心焦慮、社會分裂、頑疾畢露;英國公投“脫歐”的決定震動全球化“大廈”;極右翼政治勢力正在裂變中的歐洲吸引關注,各種民粹主義和“疑歐”勢力抬頭……
前進還是倒退?全球化背負沉重問號。
人們注意到,在歐美國家頻頻患上“自閉癥”之時,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正在為全球經濟增長和治理體系變革注入新動力。
——從聚首杭州西湖到印度果阿會晤,金磚光芒持續閃耀。
——在“中亞綠洲”塔什干,上合組織共慶15華誕。
——在東南亞,東盟共同體遠景變為現實,東盟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
——跨越赤道、飛渡地中海,阿拉伯-非洲峰會牽手兩片大陸、兩大文明。
——砥礪全球經濟“逆風”,太平洋聯盟和南方共同市場謀求更深層貿易融合。
博弈中尋突破
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紋枰對坐,從容談兵。
中東棋局敵友混雜、勝負難定,考驗弈者落子之藝,稍有不慎,則進退失據。
7月15日,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
這場以土耳其為原點的博弈,牽動難解的歐俄矛盾,攪動在敘利亞危機中亦敵亦友的美俄“暗戰”,波及俄、土、伊朗之間備受關注的“新三角”關系。土耳其版“蝴蝶效應”成為地緣政治激烈對沖、域內多元勢力動態平衡中的中東局勢的縮影。
與此同時,亞太棋局也緊張多變。
年初以來,朝鮮連續進行核導試驗,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最嚴厲、最全面”制裁決議,韓朝開城工業園區合作中斷,半島軍事對抗加劇。
7月,韓國總統樸槿惠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嚴重損害周邊國家戰略安全,破壞地區戰略平衡。
日本動向也令亞太局勢更加復雜。面對失敗的“安倍經濟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實施新安保法、批準新版《防衛白皮書》、延長黨總裁任期,謀求修憲,毫不掩飾的軍事大國野心讓周邊國家更加警惕。
紛繁復雜的世界棋局之下,我們看到,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合作共贏仍是大勢所趨。
阿富汗問題“四方對話”先后展開四輪會議,為經歷太多波折的阿富汗和平進程點亮希望之光。
哥倫比亞新和平協議艱難簽署,持續幾十年的哥倫比亞武裝沖突畫上句號。
南海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解決正軌,所謂“仲裁”鬧劇徹底破產。
11月,《巴黎協定》生效,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
重塑中求融合
在不確定、不穩定中,國際格局迎來重塑與變革,衍生新的挑戰,蘊含新的機遇。
這一年,中國勇于創新、勇于擔當,引領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方向發展。
江南9月,二十國集團(G20)開啟“杭州時間”,為處于關鍵當口的世界經濟指明方向。杭州峰會鐫刻G20中國印記,開啟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新時代。
“在當前亞太發展的關鍵當口,我們要攜手合作、促進共贏,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正能量。”南半球春末夏初,安第斯山吹起和煦“中國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堅定宣示,直面“逆全球化”。
這一年,中國奏響攜手發展、共同繁榮的外交協奏曲。
夏末秋初,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訪華,兩國關系出現務實合作新局面;金秋時節,中菲關系走出低谷,重回正軌。從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到啟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中國-東盟關系書寫新篇章,東亞區域合作打造新引擎。
繼“莊園會晤”“瀛臺夜話”“白宮秋敘”之后,習主席同奧巴馬展開“西湖長談”,坦誠交流、增信釋疑,努力推動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2016年見證《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中俄元首年內實現5次會晤,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向更高水平。
從習主席年內兩訪中東歐,到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里加會晤,中國奏響對歐外交“中東歐協奏曲”,“16+1”合作前行勢頭越發穩健。
年初開啟首訪中東之旅,習主席為和平而來,為發展而至,為和解而呼;年末再訪拉美,習主席倡導鑄就攜手共進的中拉命運共同體。中拉論壇與中非合作論壇一起成為南南合作的雙翼。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16年已拓上歷史印痕,永藏那些扣人心弦與跌宕起伏。2017年嶄新扉頁即將掀開,期待美好新局。(執筆記者:王雅楠;參與記者:何夢舒、常天童、劉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