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內蒙古日報1月24日訊(記者 霍曉慶)1月21日,自治區林草局傳來消息:2024年內蒙古林草產業總產值再創新高,突破1000億元。全區林草產業呈現出“一產穩中有進、二產轉型加快、三產貢獻率顯著提高”的發展態勢,構筑了一幅綠富同行、綠富同興的新圖景。
生態產業化是生態價值實現的核心環節,也是生態建設可持續的必然要求。作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近年來內蒙古立足豐富的林草資源,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
2024年,全區各級林草部門以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為契機,緊緊圍繞“做優五大特色產業、提升四大傳統產業、培育三大潛力產業”總體思路,有力實施“建強基地、延伸鏈條、培優主體、打造示范、創新驅動、強化品牌”六大任務,林草產業發展精彩紛呈。林草資源“錢庫”“糧庫”功能持續增強,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木本油料、森林藥材、林產飲料等各類經濟林產量達134萬噸,各類飼草產量達7800萬噸,草種供給能力達到800萬公斤,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貢獻重要力量。
其中,赤峰市、阿拉善盟、呼和浩特市林草產業總產值均超100億元。通遼市、赤峰市等地積極培育木本糧油、林下經濟等優勢產業,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赤峰市林草產業產值實現155億元,居全區第一。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等地大力發展灌木資源利用和草原旅游等產業,錫林郭勒盟飼草加工、草原旅游與休閑服務等草產業產值實現56億元。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等地創新發展“光伏發電+生態治理+板下經濟”立體模式,讓昔日“沙窩窩”變成“金窩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