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森林·森警與我

spring
2016-04-07
4226

       □ 王嘉龍
       王嘉龍,散文家,現為武警指揮學院干部。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文藝報》《解放軍報》,以及《生態文化》《橄欖綠》等報刊。散文《在林海深處,我品咂著美》獲人民日報文藝創作二等獎,《老隊長紀事》獲“綠我中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感悟西藏》《緣由》分別入選全國首屆、第二屆“十大生態美文”。著有散文集《林中散記》。 
        森林和森警給了我人生正能量的教育,使我像一株沐浴著陽光雨露、吸足了肥沃養分的樹苗,茁壯成長。我感恩森林,感恩森警。作為森警部隊近40年發展史的參與者、見證者,作為一個從職業制走過來的老森警,我覺得應當把我的一些經歷寫下來,使森警部隊的歷史除了史志之外,還能有一些故事性的文字留存。
        森林和我的生命是不可分的。我自幼成長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幼時的雙眼里除去家的世界便是山林的世界,就連母親拍打我入睡的搖籃曲都是“山風吹,樹兒搖,寶寶快睡覺”。
        我是在28歲那年離開那個林區小城的。但是,我并沒有離開大山和森林,反而因職業的關系,有幸能觸與親近更多的森林。大小興安嶺自不必說,長白山、燕山、大青山、賀蘭山、祁連山、阿爾泰山、喜馬拉雅山、高黎貢山、大小涼山都曾留下我流連忘返的足跡。
        大森林素以浩瀚粗獷著稱。一座座高聳陡峭的山峰,一片片向天而立的樹木,不懼嚴寒酷暑,不畏風霜雨雪,不怕雷劈電閃,縱是深陷火海,它也要在烈火中舞蹈,在烈火中涅槃。
        大森林又不獨是雄性強悍的,它還兼有母性溫柔清婉的一面。一片新綠的美,五顏六色的美,披了皚皚白雪的那種素顏純凈的美,驚喜了多少世人的眼睛,柔軟了多少詩人的心。 
        與父輩早年就在大森林里闖蕩有關,與自己自幼就受到大森林風雨浸潤有關,我的人格發展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都深深地打下了大森林的印記。血液中、骨子里都張揚著那種直通通的曠達爽直,搟面杖捅爐子直來直去不拐彎,不工心計,不會設防。在生活中不畏懼艱苦,在工作中不畏懼困難。像山風鼓蕩起的林海波濤一樣,我的心中充滿了激情澎湃的理想。我把大森林當作我的良師益友,當作我的故鄉家園。每當我從喧鬧的城市走進大森林,我的心就會格外的愉悅、格外的沉靜。安靜下來的頭腦,能把很多困惑不解、纏繞糾結的事情想開想透,頓覺豁然開朗。所以,我理解了梭羅的《瓦爾登湖》為什么會那樣的沉靜與優美。
        大森林是美麗與慈愛的,對于包括人類在內的萬千生物做著母親一樣的貢獻。但是,她在人類的斧鋸、槍彈甚至小小的煙蒂面前,在惡魔般的火災面前,又是無比的柔弱。她需要熱愛她的人來保護她、呵護她。這樣,一個堪稱偉大的職業誕生了,這就是森林武警。我國的森林武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以防火滅火保護森林為己任的專業武裝部隊。
        森警部隊自1948年誕生,近70年來,雖然在體制編制上幾經調整,隸屬關系多次轉換,但護林防火的主業始終沒有變。特別是1978年以后,隨著部隊實行義務兵役制,撲救森林火災的職責任務更加突出。一場場熊熊的山火錘煉著這支部隊、鍛造著這支部隊,一代代官兵在血與火、生與死的拼搏中成長。
        如今的森警部隊遍布全國重點林區,以其卓著的戰績名揚四海。而回首往昔,森警部隊卻鮮為人知,走過了相當長一段默默無聞、艱苦寂寥的歲月。特別是職業制時期,老森警們巡山時一人一匹馬、一人一桿槍,打火時手中一把樹條子。野外宿營地當床,天當房,身上裹件棉衣裳??懈C頭吃咸菜,喝草溏坑里的水。雖然環境與條件如此艱苦,任務又十分險惡,但是森警官兵們任勞任怨,甘于寂寞,甘于奉獻,沒有人開小差當逃兵。老森警們文化都不高,是一群敏于行而訥于言的人。世人知我我是我,世人不知我還是我。這是那個年代老森警們人人心中秉持的一個信念。在1987年大興安嶺那場著名的“5·6”特大森林火災之前的幾十年里,報紙上、廣播里幾乎沒有關于這支部隊的任何消息。森警部隊就像人跡罕至的一座座大山一樣,甘于寂寞,就像風雨雷電中的浩瀚森林一樣,默默奉獻。但當大興安嶺漠河那場特大森林火災發生時,當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寶貴的森林資源遭到空前劫難時,森警戰士們沖在火場第一線,他們的堅韌果敢與嫻熟的撲火技能方為世人所知。但是記者們報道這支部隊時,卻還說不清他們的準確名稱,有的把他們寫為“森林火警”,有的干脆稱他們為“火場上的紅孩兒”。
        1987年5月6日是大興安嶺森林的劫難日,也是森警部隊浴火重生的紀念日。從這一天起,高層領導開始關注這支武裝警察部隊,親臨火線的國務院領導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說,“森林警察部隊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不足十五字的短短一句話,從此拯救了這支歷經坎坷、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了近40年的隊伍,為保護國家的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找到了“飛機加警察”,這條行之有效的路徑。從此,森警部隊開始不斷地發展壯大,逐漸成為森林滅火戰線不可或缺的主力軍、突擊隊,在國際社會上也頗具影響。
        森警因森林而生,因森林彰顯其偉大價值。我和森警是有緣分的。在我到了需要有一份職業的年齡,森警部隊征召的機會就來了,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森警部隊在眾多的應征者中挑選了我。從此,因為森警,我和大森林的緣分更深,關系更加親密。
        始料未及的是,我在森警部隊一干就是35年。“森警”這一份原本的職業,慢慢地成了我所鐘情與熱愛的事業。盡管社會上仍有許許多多的人陌生于這支專業武裝部隊,但是需要我作自我介紹時,我都會響亮亮地說“我是森警”,即使是后來組織把我調整到軍事院校工作、需要介紹經歷背景時,我還是要說“我是森警”。森警是維護生態安全的,是為人類謀福祉的,我為我是森警的一員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森林和森警給了我人生正能量的教育,使我像一株沐浴著陽光雨露、吸足了肥沃養分的樹苗,得以茁壯成長。我感恩森林,感恩森警。我覺得我作為森警部隊近40年發展史的參與者、見證者,作為一個從職業制走過來的老森警,應當把我的一些經歷寫下來。使森警部隊的歷史除了史志之外,還能有一些故事性的文字留下來,這似乎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我應該有這個責任擔當、歷史擔當,我沒有理由不做這件事。
        怎樣使我的記述具有生動性、感染性,使讀到它的人多少能夠喜歡它一些,我覺得文學能幫上我的忙。自少年時代起,我就喜歡閱讀文學作品。當森警后,特別是在外站那一段時間,看書成了打發寂寞的最好辦法。在春秋季節天氣不冷又沒有蚊子的日子,在山坡上倚著一棵粗壯的大樹,在和煦的陽光下捧著一本喜歡的書讀,覺得心情特別寧靜和放松。冬天的夜晚,點一盞油燈圍坐在劈柴嘎嘣作響的火爐前看書,也是很值得回味的畫面。
        喜歡閱讀,把自己塞進文學氛圍里去接受熏陶,對提升自己的文學情趣、審美能力、欣賞水平,以及品格修養、道德情操都大有裨益。
        森林本身就是一部大文化,森警更是文學創作的一塊沃土,只是尚未有人來犁荒,她還是一塊美麗而神秘的處女地。
        我確實沒有文學創作的稟賦,缺少實際創作的歷練,但是我有自幼以來森林生活的經歷,特別是有30多年森警部隊工作生活的經驗。我覺得這是我的特殊財富。我雖然沒有什么寫作上的技巧,但我想,我只要把熟悉的生活經歷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把我每一段工作生活中的情感實實在在描述下來,我的文字和寫作就有了支撐,我就能為森警的后來人和有興趣的讀者們提供一幅展現部分森警史的生動畫面。秉持著這樣一個信念,我就這樣一篇篇地寫下來。
        盡管是原原本本地記錄、實實在在地描述,但是,一篇篇寫下來,我慢慢感悟到,寫作不是對往昔經歷的簡單回憶,不是文字的堆積。每一次的下筆,都是一次情感的回望,都是一次對當初靈魂的追問。盡管是一個人的寫作,但我不是孤獨的,每次寫作的時候總會有一群森警戰友映現在我的面前,他們和我共同回憶著過去,述說著森林,述說著山火,述說著我們津津樂道的那些個臭事。我們一起在馬背上馳騁,在火場上拼搏,在森林里徜徉,在木屋里大碗喝酒。每一次的寫作,都是一次與老領導、老戰友的聚會,所以,我的每一次寫作都是快樂的、溫暖的,甚至是常常動了感情的。 
        有一天夢見一個戰友對我說:“森警是一部大書,你寫得太少了?。 眽糁行褋砦疫€記得這句話,至今未忘。森林是一部大書,森警是一部大書,我只是以我的經歷、我的視角浮光掠影地記錄了很少的片段,老森警們見了可能會有很多的遺憾之感,或有很多貽笑大方之處,我非常盼望著森警的老領導、老戰友們當面給我一些指導或者給我講講他們親身經歷的故事,我再加以整理寫作,豈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嗎?做一個過往歷史的講述者、記錄者,感覺真好。

(本文為作者文集《林中散記》的代序)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