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剛
我的家鄉圖里河鎮又稱鶴河,是全國冬季較寒冷的地區,由于氣候的原因,每年4月末這里才開始萬物復蘇、候鳥回歸。
家鄉的東山上,每年這個季節都盛開著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它學名是杜鵑,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也都作過許多詩詞歌賦來贊誦映山紅。正所謂:峭壁懸崖帶血開,年年此日看花來。從我小時候開始,每年這個季節都會去東山游春,盡情地嗅著那泥土、森林、映山紅混合的醉人香氣,仿佛與世隔絕,抬頭仰望那蔚藍的天空,一切煩惱和憂愁伴隨著微微的春風,都被帶走了,站在林中聽鳥語聞花香已成為我多年來的習慣。
如今,綠葉剛剛從夢中醒來,眺望著遠處的青山,略帶微紅的顏色,我只覺得整個人都被這滿山的紅牽引著,身不由己地踱到眼前這片熟悉又親切的花海中,看到這片映山紅在樹下、石縫、巖畔生存的腰肢,我不禁嘆服這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在嚴冬里孕育花苞,經過風雪洗禮后,還沒長出葉子,枝上便已展露含血怒放的奪目花朵,在沒有完全消融的雪地上領先報告春天的消息,割舍心中的溺愛,隨手拈來幾片薄如蟬翼的花瓣,放在嘴里細細品酌著,嗯!就是這個味道,香香甜甜的,略微還有些酸,當她滑到咽喉處的時候變成了溫和的苦澀,一片花瓣雖小,但她卻飽含著人生的五味真諦,此刻身居這片世外桃源中,憐惜著雜草中被微風細雨擦落下的花瓣,不由憶起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懊惱春光欲斷腸,來時長緩去時忙;落紅滿路無人惜,踏作花泥透腳香!
回歸大自然的心境讓人流連忘返,但不能終日與花相伴,離別之情總是依依不舍,心底按捺不住的表白:我愛你映山紅,我為你癡、為你醉,因為你是催人奮進的代表、你是頑強生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