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光太
早在上小學時,我就從課文《朱德的扁擔》、《井岡翠竹》知道了井岡山,還知道它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那里有漫山遍野的翠竹,有絢爛多彩的杜鵑花,還有很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從那時起,井岡山已如剪影般駐扎在我的心里,我向往著。
是的,我至今沒有去過井岡山,但我希望這個七月能夠抵達。我想在七月一日,在黨的生日這天,走近這片紅色的土地,我想親眼看一看中國革命的搖籃。我很想知道,當年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精神,讓革命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讓億萬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
我想去井岡山,我想親眼看一看,當年炮聲隆隆、鼓角震天的黃洋界,鏖戰的硝煙是否已經散去?我想親眼看一看,那被鮮血染紅的滿山杜鵑是如何的嬌艷?我還想親眼看一看井岡山的翠竹,那漫山遍野、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記得書上是這么說的。可以想象得到,在那炮火連天的艱苦年代里,井岡山的竹子不僅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進程,還把自己剛直的身軀化作長矛,刺向被腥風血雨遮蓋住的陰霾天空。而那根小小的扁擔,不僅挑來了槍彈糧食,還挑起了那一段歷史,一個民族自強不息、錚錚鐵骨的精魂!
我想去井岡山,我要親手撫摸那布滿彈洞的殘垣;我要仔細端詳五大險峻的哨口、茨坪革命舊居,還有那神奇的八角樓和五指峰;我還要登上蒼茫的山巔,順著偉人當年手指的方向,飽覽這片豪邁的山川。
我想去井岡山,想在它巍巍的山岡上、險要的路徑旁和蔥蘢的密林中,去尋找那些已經漸漸遺失的,卻生生不息的民族魂。我想站在當年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去尋找紅軍走過的崎嶇山路、鮮血浸染的拼殺戰場,去尋找偉人那為民請命的浩浩風范,去尋找埋藏在井岡山深處的信念和堅強,我想去井岡山,我要去尋找山中神圣的地方。
井岡山的紅旗已無數次飄入夢中。它是在呼喚我那有些迷茫的靈魂嗎?還是提示我要永遠胸懷一個紅色的信仰?或許,它是在用歷史的重錘,敲醒我?在紅色的夢境中,我對井岡山的渴望日益強烈。雖然還沒去過,卻已無數次在夢中神游。我知道,這個七月,我一定會去的。
井岡山,與你相會的那天,必定勝過我今生無數次的攀登。井岡山,聽見急促的腳步聲了嗎?我來了!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