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勝
離開八間房的那天,在奔馳的馬爬犁上,楊山掙扎著站了起來,刺骨的寒風(fēng)險些將他吹下爬犁,他張開雙臂,任憑寒風(fēng)從他身旁呼嘯而過,那一刻他仿佛要飛起來,他想起了董爺爺和他說的那句話,“小兔崽子,記住了,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像鷹那樣,要學(xué)會逆風(fēng)飛翔。”想到埋在山林里的母親和董奶奶,在雨天走失的妹妹,想到自己將離開的家園,楊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水奪眶而出。
那一年,八間房的雪下得很大,連續(xù)幾天的大雪將石磨盤都掩埋了起來,大人們都在清理著積雪,保證出行的暢通。八歲的楊山和四歲的妹妹在院后的雪野間玩耍,突然他們在雪野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困在雪窩里,它掙扎著從雪窩中跳到雪面上,掙扎著前行幾步,馬上又落了下去,形成了一個新的雪窩,妹妹歡呼著大叫,兩人向小白兔追去,雪太大了,楊山手腳并用像是在游泳一般向前行進著,妹妹只是露出個小腦袋在后面緊跟著,經(jīng)過一陣緊張的追逐,楊山終于捉住了精疲力竭的兔子,他們氣喘吁吁的抱著兔子回家。路上,看到了董爺爺家的大黃狗在追逐著一只誤闖到村里的狍子,狍子在大雪中跳躍,大黃狗像離弦的箭一般,一會就將狍子撲倒在地上。那一年的冬天,大黃狗的嘴角時常滿是鮮血地從林間奔回村中,引領(lǐng)著董爺爺去林間取回獵物。
八間房的冬天是孩子們比拼勇氣的時候,八間房東面的山坡上,是孩子們滑雪橇的比賽場,楊山最喜歡的就是趴在雪橇順勢而下的感覺,嗖嗖的風(fēng)聲在耳邊作響,伴隨著尖叫在雪野間飛翔,每一次從山上玩耍回來,都會受到母親的訓(xùn)斥,但這絲毫阻止不了楊山去東面山坡滑雪,村里的孩子都很怕母親,因為母親是他們的先生,交給他們知識,但是楊山對母親給他講的知識不大喜歡,他還是喜歡夏先生給他講的故事。夏先生是古納村的老師,一年中夏先生總會來八間房幾次,大多時間夏先生都是夜間到楊山家中,有時會帶來一些陌生的人,父親會跟隨來人一起出門,有時一走好些天,每次夏先生來的時候,楊山總是纏著夏先生給他講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同時也非常喜歡那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楊山喜歡這首詩,所以每一年的初春,看到遍地的枯草重新又被染綠的時候,楊山總會在林間大聲的朗誦這首古詩,他喜歡這詩句,喜愛這生生不息的生機。楊山和妹妹都喜歡過冬天,因為冬天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商人來到八間房,他們趕著馬爬犁帶著好多的物品,孩子們圍在馬爬犁周圍,央求著父母給自己買下喜歡的東西,商人來的日子,是八間房快樂的日子,夜晚人們?nèi)计痼艋穑羝饸g快的舞蹈,仿佛過年一般,他們給八間房的村民帶來了生活用品,他們帶走的是八間房人的熱情。
每次商人們到來的時候,董奶奶都會給妹妹買一些她喜歡的東西,妹妹有一個可以合上的小圓鏡,就是董奶奶用一個很大的靈芝從商人手中換下的。媽媽說,董奶奶是個很可憐的人,她出生在一個富有的俄羅斯家庭,后來她的國家發(fā)生了革命,爸爸被人打死了,母親千辛萬苦的帶著他和哥哥逃到額爾古納河邊,在渡河的時候,船翻沉在水中,所有人都落入冰冷的水中,最終河水帶走了母親和哥哥,人們從河邊救起她時,她已經(jīng)失去了知覺,她獨自一人流浪在額爾古納河邊,混雜在淘金客中間,嘗盡了很多苦難,最終她遇到了董爺爺,董爺爺將她帶到了八間房。
董奶奶是個很善良的人,也是一個很沉默的人,一年中很難見到她露出幾次笑容,她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節(jié)日里去額爾古納河邊祭奠母親和哥哥,每逢祭奠的時候,她總是做好很多好吃的東西,董爺爺套上馬爬犁,從三道橋的林間,穿越到臨江,到額爾古納河邊去祭奠,去的時候帶著笑容,回來的時候,往往都是哭紅的雙眼。在往來的祭奠中,她學(xué)會了喝酒,她用酒精麻醉自己,每次喝多,她總是嚎啕大哭,哭得十分傷心,無數(shù)次她因醉酒睡在林間,由董爺爺將她背回家來,董爺爺說,只有她喝醉睡著的時候,才是她最幸福的時候,在往來的背董奶奶回家的途中,董爺爺?shù)牟铰娜諠u蹣跚。
在楊山10歲的那年,母親去世了,那一次父親跟隨著幾個人走了好些天,母親帶著楊山和妹妹在家中,一天在河邊瘋耍夠了的楊山回到家中,看到母親手按著腹部,頭上滿是冷汗,楊山跑到董爺爺家中,董爺爺召集鄰居們套上馬爬犁送母親去古納村救治,在凌烈的寒風(fēng)中,母親拉著楊山的手,斷斷續(xù)續(xù)的對他說:“你要照顧好你的妹妹,告訴你爸爸,我不后悔。”,母親死在了去古納村求醫(yī)的路上,由于父親在外未歸,董爺爺和鄰居們將母親下葬,楊山幾次想掰開母親因疼痛而彎曲的手,但是始終沒有掰開,母親帶著遺憾死去,董奶奶堅持在母親的墳前插上十字架,她說,這樣在那邊才不會寂寞。
第二年的夏天,七歲的妹妹在林間走失了,那天,早上天氣很好,妹妹穿著董奶奶給做的布拉吉去林間,母親死后,妹妹經(jīng)常一個人到母親墳前,靜靜的坐著。那一天,天降大雨,瓢潑大雨使得林間白霧朦朦,在朦朦的霧中,妹妹失蹤了,父親發(fā)瘋了一般,在林間找尋了多日,始終沒有妹妹的蹤影。那一年的冬天,董奶奶醉酒后凍死在林間,鄰居們說,董奶奶她要到林間去找小花,因為下雪,雪上有腳印了,董奶奶死在了找尋自己腳印的喜悅之中,因為她看到腳印,好像看到了在天堂里的妹妹在對她笑,董爺爺再也無力背回董奶奶,鄰居們將董奶奶抬回八間房,葬在了母親身旁。
第二年,日本人投降了,冬季,父親帶著楊山離開了八間房。多年以后,楊山再次回到八間房時,八間房已經(jīng)成為廢墟,那承載著童年美好時光的故土,那個承載著無數(shù)次幻夢的親情家園,已經(jīng)是枯草滿地。
此一別,八間房化作一個夢,始終縈繞腦海,時間越久遠(yuǎn),夢境越清晰,他總是夢到妹妹跑回到他身邊對他說:“哥,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