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筆架山小學年久失修,是典型的危房。上面有消息說,要建一所希望小學,可樓梯咚咚響,不見有人下,好幾年了,沒見有人到這所偏僻山村小學考察。孔校長上交的報告堆在一起都有膝蓋那么高,每次都石沉大海,泥牛入海。
筆架山形似筆架,故名筆架山。山腰有個巖洞,八年抗戰時期,當地百姓都把它當作天然防空洞,洞很大很深,可容納上千人。筆架山小學附近有好幾個村莊,人口比較密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都說教書育人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孔校長卻不這么認為。筆架山小學的老師們成天提心吊膽,為殘磚斷瓦,破桌爛凳的危房犯愁。他們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生怕危房倒了,生命埋了,該如何向學生家長交待?山體滑坡的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每逢刮風下雨,電閃雷鳴的日子,師生們都被迫轉移到巖洞上課。陰暗潮濕的洞內插上火把,煙薰火燎,嗆得難受,加上蚊蟲叮蛟更是苦不堪言。孔校長唯有向學生們宣講: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沒有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早日成龍成鳳飛出窮山溝,飛到沒有危房的城市去!
學生在洞內沒有太大玩耍的空間,課間十分鐘,一些頑皮的孩子往洞內深處去捉迷藏。有人找到幾片竹片當快板在打,孔校長取過一看,欣喜若狂,象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竹片上隱隱約約可見一些語言文字,孔校長的職業才能判斷,這不是普通的竹片。打著火把到深處進一步查找后,又發現巖壁刻有大量象形文。
消息傳出后,考古專家進駐筆架山小學。經過深入、徹底、專業的考察,發現一批保存完好的竹簡,一批象牙甲骨文,一批牛皮小篆文體,一批陶制品及金銀玉器等。這一驚人之舉令考古界振奮不己,初步推測是先秦文化發源地!
筆架山開始熱鬧起來,派出所派人核槍實彈保護巖洞遺址,先是大批建筑人員將羊腸小道拓寬修建成二車道瀝青公路,再是筆架山先秦博物館落成,筆架山旅游公司落成,筆架山土特產商貿城落成,接著隸屬縣教育局的筆架山先秦教育研究所落成……
昔日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筆架山無人問津,而今滿目是寶、遍地是金的筆架山名噪一時,成了風水寶地。孔校長心想,這下咱校的危房改建指日可待了。
上級各相關主管部門聯合下達文件:為更好地保持傳統特色,原汁原味地向游客展現古跡,巖洞進行必要的裝飾,收取一定金額的門票; 筆架山小學保持原樣,作為景點之一免費供游客參觀。
架山先秦文化發源地成了旅游區!
筆架山小學危房依舊在風雨中飄搖!
孔校長欲哭無淚,找到局長提意見。得到答復是:我們正在利用旅游資源,通過游客接受社會捐助,籌得資金后考慮買一部校車,統一合并到鄉中心小學。困難是暫時的,來日方長嘛,我們要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不久的將來消除一切危房。(陳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