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醬香歲月

劉雪婷
2018-04-08
3222

     進入4月,又到烀黃豆、制大醬坯的最佳時期。每到這時,我總是憶起當年小村人家做黃豆醬的那段殷實的日子。

  過了二月二,家家的年貨基本吃完了,餐桌上,除了抽去水分的土豆和蘿卜、變味的酸菜、卜留客咸菜,就是干菜和凍白菜了。用水浸泡出冰馇,洗凈切段,煮熟了,蘸著上一年做的黃豆醬,吃大馇子粥和玉米面餅子,那叫一個香啊!那個年代,黃豆醬主宰著小村人的飲食生活。
  一年之計在于春,天剛回暖,家家戶戶開始忙著一年的生計了。放學后,我和小伙伴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穿越各個胡同,鼻子里聞到最多的是從人家屋里飄出的烀黃豆的香味,耳朵里聽到的不是油鋸鋸籮子的轟鳴聲,就是大肚子鋸、手鋸鋸木柴的“滋滋”聲。開春了,滿院子沉睡了一冬的梢頭木,該把它們統統鋸斷劈碎整整齊齊地碼在院子四周了。站在一家的院門口,僅僅瞄一眼院內的燒柴,就能知曉這家人的日子過得怎么樣。其實,鋸木柴和做黃豆醬沒有根本的連帶關系,只是因為它們是在同一個時期完成的,所以,在我的潛意識里,它們是唇齒相依,不能分割的。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要聽到油鋸的轟鳴聲,就會想起烀黃豆的飄香;聞到了黃豆香,就會想起鋸絆子來。
  晚飯后,工作了一天的父親趁著天沒黑抓緊劈籮子、碼籮子,洗刷完碗筷的母親又忙碌起來。昨晚挑去石子的黃豆泡脹了,煮在大鐵鍋里。掀開鍋蓋,里面的黃豆個個都胖嘟嘟的,鍋里的水快要熬干了,母親微笑著,用勺子攪拌著黃豆,說再悶一會兒,水熬干了做出的大醬的顏色才好看。我們姐弟幾個就伏在炕桌上嗅著濃郁的黃豆香味寫作業。
  黃豆烀好了,母親到鄰居家借來絞刀,天已經黑透了,她和父親在昏黃的燈光下絞黃豆,母親用靈巧的手趁熱把絞成泥的黃豆揉搓成團,再在桌子上摔成方方正正足有兩塊磚那么大的醬坯子,放到案板上,待表面的水分自然蒸發掉后,用干凈的牛皮紙嚴嚴實實地包裹上,放到火墻上面的空隙處,等待它們慢慢發酵。
  做黃豆醬剩下的烀黃豆,母親就拌上醬油、蔥花等,讓我們佐餐。在那段日子,伴著醬油伴黃豆的香味,我們個個胃口大開,飯吃的特別多。
  等待黃豆發酵的日子,如同孕育一個生命般充滿了喜悅。地里表層的土化開了,母親和父親找出種子,栽上大蒜、洋蔥,撒上小白菜、水蘿卜、香菜、小蔥等還罩上塑料,這些可都是蘸醬不可缺少的青菜。
  農歷四月,家家的醬坯子發酵了。在鄰居馬大娘的提示下,母親也上炕取下醬坯子,小心翼翼地撕開一角牛皮紙,察看里面的情況,仿佛在掀開襁褓中的嬰兒一般。洞開之處,原本平整光滑呈咖啡色的醬坯子,卻長滿了藍黑色的茸毛。看到它們,母親臉上露出了喜色:“發好了,可以下醬了。”
  農歷四月初八或是十八,是做大醬的好日子,大約是取“發”的諧音想讓大醬盡快發起來吧。那天,陽光好燦爛呀,燕子在檐下飛來飛去忙著筑巢,我家那幾只母雞吃飽喝足了就趴在窗臺下閉著眼睛曬太陽,兩只不懂事的小公雞豎起脖頸上的羽毛針鋒相對地打斗,我和小伙伴們在院門口跳皮筋。母親開始下黃豆醬了,她先把醬坯子四面刷洗干凈后,再用刀砍成小孩的拳頭那么大,然后坐在院子里,用心地刷洗著醬坯里里外外的黑毛,一盆清水瞬間變得黑乎乎臟兮兮的,看著令人作嘔。被洗過的醬坯重新露出了咖啡色,擺放在篩子上,接受烈日的炙烤,這個時候,醬塊在陽光下散發出的是豆餅誘人的香味。
  醬塊曬好后,母親把一口洗好的缸放到院子里光照最好的地方,然后把那些醬坯放到缸里,加上涼白開,加入鹽。這個時候,鄰居馬大娘又親臨現場指導:“一斤黃豆放三兩半到四兩咸鹽,做出的醬不咸也不會酸,不過為了讓大醬早些發起來,先是少放一些鹽,等發了再放夠量。”對于馬大娘的話,母親總之言聽計從,并且懷著感激。
  等待大醬發好是一個漫長而又充滿期待的過程,每天早上起床后,母親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耙,她掀開醬缸上的玻璃罩,揭開上面的紗布,用父親精心制作的木耙,從上到下翻動著黃豆醬,隨著木耙的翻動,黃豆醬上下翻涌,蕩起層層黑色的漣漪,一直到那些黑色的貌似煙灰的小顆粒聚滿表層,母親用勺子小心地把它們撇去毫不留情地倒掉。母親每天早晚的不辭辛勞沒有白費,隨著時間的推移,黃豆醬顏色漸漸由黑色變成了咖啡色,由最初的清湯寡水伴坯塊變成了濃稠的糊糊,氣味也由濃濃的霉味漸弱最后變成了開胃的醬香味。這個時期,園子里的蔬菜也從地里冒出來,一天天伸展開莖葉,茁壯生長,它們要趕赴醬香宴呢。
  貧困年代,黃豆醬連接著一份份鄰里鄉情。母親常去挑水的何嬸家、鄰居馬大娘家的醬總是率先發制好,大醬出缸的日子,她們興高采烈地端來一大碗黃豆醬,仿佛是在展示她們的杰作,說是讓我們一家人償個鮮,吃完再去盛。開飯時,母親盛出一小碗黃豆醬,放到桌上,歷時,醬的香味鉆入鼻孔,用筷子蘸一口,滿嘴咸香味。
  黃豆醬飄香的日子,家家的餐桌都那么豐富,秀色可餐。粉紅色的水蘿卜、鮮嫩的小白菜、翠綠的蔥葉、蘸著黃豆醬,哪怕沒有葷腥,配著粗糧,滿嘴生香,滿腹都是春的味道,它充實著我們的童年。
  入冬,缸里的大醬幾乎見底了,母親把它們盛到玻璃瓶里,密封好放到陰涼處,留到冬天嘴饞時再吃。有時黃豆醬做的少,秋天還沒過去醬就吃完了,那就只能眼巴巴地等到來年的春天了,那又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冬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日益豐沛起來。也不知從哪一年開始,人們幾乎都不再做黃豆醬了,不僅僅是佐餐的熗拌菜多了,更因為超市里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醬:牛肉醬、香其醬、甜面醬、番茄醬,還有可以炸成各種口味的醬塊,更有許氏大醬等系列農家醬,不分節令,不問季節,隨時可以吃到。但無論如何,我都吃不到兒時的味道了。
  想起過去的日子,雖然很苦,但林區人那種以苦為樂、自力更生的精神,支撐著我們走過難忘的歲月。春種夏忙秋收冬儲……那真是一段淳樸自然而又有滋有味的生活。 □鐘壽軍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