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昨天,我從外地回到第二故鄉,大興安嶺的一個小鎮。
今天上午,外面飄灑著疏稀的雪花,我悠然漫步在鋪滿銀絨的小街上,看著那一排排近幾年棚戶區改造新蓋的居民住宅樓,驚喜不已,感慨萬千,那些低矮的板夾泥房都已拆除,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剛走到街中央的水泥小橋上,突然有人喊我:“侯技術員,啥時候回來的呀?”我抬頭一看,面前站著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翁,兩鬢雪白,紅光滿面,我一時沒認出來是誰,猶猶豫豫地說“您是……”他緊握我的雙手,大聲說:“你不認識我了?我是營林段的老王??!”哦,我辨析著他的語音,再看到他右眼旁的大痦子,想起來了,他是幾十年前營林工段的工人老王!我那時在林場當營林技術員,常去他們工段指導造林,檢查驗收。盡管現在看來他身體很硬朗,但畢竟也已是八十多歲的人了,而且我已二十多年沒見過他了,變化太大了,一時間沒認出來。
我倆由緊緊握手進而熱烈擁抱,激動不已,淚水盈眶,久久不愿松開。
老王自豪地說:“小侯,我住上樓房了!是棚戶區改造新蓋的,今天中午你到我家看看,咱們得痛痛快快喝兩盅!”我剛一推辭,他當胸給我一拳:“咋的?當官兒看不起老兄了?”我急忙說:“哪里哪里,我只是怕給你添麻煩??!”恭敬不如從命,我高興地答應了他的盛邀。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這個林業中專畢業生,在林場當營林技術員。那時年年春季造林任務重,有時我在營林工段一待就是一個多月。我跟段里的工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年齡大都比我大,把我當成弟弟、兒子,令我非常感動,終生難忘。而老王雖只是小學畢業,但他和我一樣都愛讀詩詞,有共同語言,所以便成了忘年交。
中午我到老王家時,外面雖是風雪交加的寒冬,屋里卻溫暖如春,同時,滿屋已是菜香撲鼻。
老王家是三樓,六十多平方米,裝修的簡潔漂亮,雪白的墻壁,雪白的地磚和門,非常敞亮干凈。老王興致勃勃地領著我參觀臥室、廚房、客廳、衛生間,那高大的電冰箱、液晶的電視、真皮的沙發、高檔的熱水器———真好!他無比高興地介紹著,我贊不絕口地驚嘆著,這老工人老兩口的家呀,多么漂亮??!
老王夫婦還邀請了當年營林段的老段長座陪,四個人,竟做了色形味都很美的八大盤兒菜。老王說,咱們都年齡大了,也有條件了,今天就不喝烈性白酒了,咱喝紅葡萄酒。
我們邊喝邊嘮。幾杯酒下肚,老王臉紅了,興奮了,激動了,話也多了起來。
老王說,四十多年前,我家七口人,住一個二十平方米的板夾泥房,透風漏雨,年年維修。那紙糊的頂棚,耗子常在上面吱吱叫呼呼跑,有時掉下一只來,嚇得孩子直哭。冬天,北墻常有霜雪,早晨水缸常結冰碴兒。就是孩子大了,有搬走的,不太擠了,可也得拉籮子買煤,整天得往外倒爐灰、倒臟水,又臟又累。不管天多冷,都得去外面上廁所,真難啊!
老王說,小侯,你還記得吧,當年咱們在工段帳篷里看電影時,看到人家城市人住的干凈漂亮的高樓大廈,咱們多羨慕啊,那時就曾議論過,咱們林區啥時候也能住上大樓就好了,可總覺的可能性不大。真沒想到,改革開放以后,林區陸陸續續蓋起了居民樓,特別是近幾年棚戶區改造,蓋的更多了,很多普通林業工人都告別了板夾泥房,住上了大樓,這真是以前做夢也不敢想的事??!
說到這里,老王環顧一下自己溫馨漂亮的愛屋,眼睛有點兒濕潤了。
他說,你們看看,屋里的這些家具電器,桌兒上的這些美酒佳肴,這在四十多年前咱們既買不起也買不到啊,而現在是既買得起也買得到!
他提議我們又干了一杯酒,他進而指著酒瓶說,你就說這酒吧,咱們當年別說啤酒、葡萄酒、名牌兒白酒了,就是低檔白酒也很難買到。還記得吧,咱們在山上工段時,偶爾買到點兒散白,晚上大家圍坐在帳篷里油燈下,用一個搪瓷缸兒裝酒,在鐵爐子上燙熱了,一人一口地轉圈兒輪著喝,往往沒輪兩圈兒,缸兒就空了,那時人們都偷偷地大口喝,哪像現在還讓著勸著喝呀!他的話使我們又想起了當年的情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段長說,哎,你們看到沒有?前些日子林區電視臺系列報道林區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各項成就,其中還報道了咱們林業局營造了百萬畝人工林的事呢!
“啊,看到了!”老王激動地說,看到報道的那天晚上,我半宿沒睡著覺,又想起了咱們當年參加造林大會戰的火熱場面,想起了咱們起早貪黑搶進度的拼搏,想起了提前完成任務報捷時的鑼鼓聲……
是啊,轉瞬間幾十年過去了,我們這些當年親身參與營造百萬畝人工林的人,都終生難忘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啊!現在我們都老了,他倆已八十多歲,雖然他們還沿襲當年的稱呼,親切地管我叫“小侯”,其實我也已年逾古稀矣!當年我們栽種的數萬畝小樹苗兒,也都已茁壯成長為一片片綠油油的大樹了!
說到這里,突然屋里靜寂了,我們都心潮起伏,陷入了沉思漫憶……
王嫂說:“哎,怎么都不吱聲了?都喝多了吧?都這么大歲數了,別再喝了,那就上飯吧,改日再喝。”
是的,老友歡聚分外親,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們邊喝邊嘮,已不知喝多少了,都有點兒醉了,是為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輝煌成就而醉,是為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晚年過上了幸福生活而醉,是為我們曾經為建設祖國和大興安嶺做出了貢獻而醉,是為我們多年的深厚友誼而醉……
□侯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