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超市購物,看到柜臺上琳瑯滿目的糖塊,總能回想起小時候制作“冰糖”的趣事……
記得那年我才五六歲,母親領著哥哥和妹妹回老家探親去了,家里只有我和父親。很快,冬天就來了,父親的冬運任務越來越緊,每天沒有時間照顧我,又怕我出去玩凍壞手腳。于是,父親用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零花錢,給我買了一些軟糖、酥糖和不包糖紙的糖,放在家里。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對于我來說,絕對是奢侈品,足以讓我聽話待在家中。為了讓這些糖吃得時間長一些,我就分開藏在了柜子里,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幾塊,慢慢品味。
一天,父親上班走了,我從被窩里爬出來穿好衣服,到廚房吃完飯,然后拿起剪刀、鉛筆,玩起“過家家”來。疊紙、畫畫、折花、讓我忙得不亦樂乎。玩累了、熱了,就掏出糖塊含在嘴里,覺得不夠涼爽,想吃點冰,但冰不甜,我就想起大人們曾說的冰糖能去火。從未吃過、也未見過冰糖的我,心里想著冰糖應該像冰一樣晶瑩剔透,吃起來涼爽可口,一定能去掉心里的煩熱,它的味道也一定像糖一樣香甜。
于是我拿出來一個杯子,找出藏在衣柜里的糖塊,倒了一炕,挑挑這個,看看那個,最后選了六七塊透亮的沒有糖紙的糖塊和三四塊酥糖,我心想:出去凍上,那凍出來的“冰糖”就能像水晶那樣透亮,也能像酥糖一般香甜,然后就放在了杯子里,并倒滿了白開水,又跑到廚房拿了一雙筷子攪拌,最后糖塊蹤影全無,只剩下甘甜的糖水和濃濃的香味。我小心翼翼地把盛滿糖水的杯子端到外面,輕輕地放在了落滿積雪的窗臺上。一個多小時后,杯里的糖水凍得鼓起了冰包,“冰糖”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晶瑩剔透,但味道還是蠻不錯的,我也多了和小朋友們炫耀的資本。至今想來,當年自制“冰糖”的快樂好像還在眼前。
如今,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糖塊種類數不勝數,不會再有孩子自己制作“冰糖”了。但每次看到冰糖,我都會想起小時候自己制作“冰糖”的情景,浮現在眼前的是那個天真浪漫、頑皮快樂、單純可愛的小女孩。
□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