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哼……”大白豬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才把李嬸從沉思中拽回來,她“呦”了一聲,連忙給大白豬添了一舀食。
看到大白豬愜意地吃食,李嬸的眉頭舒緩開來,一邊給大白豬添食,一邊拿著小木棍在大白豬身上劃著。
這是1980年的2月,再過半個月就是農歷春節(jié)了。按說,這頭豬已經三百多斤,可以殺吃肉了,但李嬸還猶豫著。
李嬸是過日子的好手。她養(yǎng)的豬,年年都是林場家屬區(qū)豬圈里個頭最大最肥的。李嬸家里家外一直在忙乎,除了要給豬弄吃的,還晾曬了豬食干菜。即使到了冬季,照例每天喂四遍豬,每到殺年豬時,她養(yǎng)的豬足足比別人家的多出幾十斤肉。
不過,今年李嬸遲疑不肯殺豬的原因,可不是為了多幾斤肉,而是豬殺后,賣的錢應該干什么呢?為這事,她和丈夫、孩子爭辯了幾次,惹得她索性不著急殺了。這些年,為了攢點錢,李嬸每年都偷偷賣點豬肉,眼看腰包里的錢就要到達李嬸認為的理想數字了,可三個不聽話的孩子和丈夫非吵著嚷著要買“小電影”。李嬸喂完豬,怏怏不樂地進了屋。屋子里空蕩蕩的。孩子們早跑了,就連丈夫也不聽自己的勸阻,沒了蹤影。
牽走大人孩子心的就是后排房“大美麗”家的“小電影”。“大美麗”是林場的上班族白杰。她是林場的電話員,兩口子掙工資,條件比李嬸家寬裕,最近,她家竟從外地買回來一臺“小電影”,林場的大人孩子們都去她家看熱鬧,弄得她家像電影院一樣。
樂此不疲去“大美麗”家看“小電影”的,還有李嬸的三個孩子,外加丈夫。李嬸卻忍著沒去。一是李嬸天生就不好熱鬧,她總覺得有湊熱鬧的時間,還不如在家干點活。二是這些年來,李嬸心里偷偷跟“大美麗”叫著勁。你上班不是能掙錢嘛,我養(yǎng)豬一樣能把日子過好。
可口袋里的錢還沒到理想數字,就讓“大美麗”家的“小電影”給攪亂了。幾個孩子看上了癮,放學回來,寫完作業(yè),扒拉一口飯就跑到“大美麗”家去了。李嬸讓丈夫把孩子們叫回來,可孩子們沒叫回來,自己也看上癮了,氣的李嬸罵了幾回也沒管用。后來,爺幾個還試探著想用今年賣年豬錢買“小電影”,氣的李嬸把丈夫和孩子們罵了一頓,嚇得他們再沒敢提這茬。但跑去“大美麗”家看“小電影”的癮卻沒擋住。
“李嫂,喂完豬了?”李嬸正思忖間,忽聽門“吱扭”一聲開了,帶著一股涼氣,“大美麗”從霧氣中進得屋來。
“嗯嗯,大妹子,這么閑著呢?”李嬸忙招呼她。
“我這幾天就尋思來喊你呢,可家里總有人要招呼,沒顧得過來。”“大美麗”倒是熱情,快人快語。進屋就是一陣爽朗的笑聲。“李嫂,這幾天演的電視劇可好看了,聽說二十多集呢,這剛開始沒幾集,走,跟我到家去看!”“大美麗”邊說邊過來拉住李嬸的胳膊就往外拽,弄的李嬸怪不好意思的,帶上門跟著“大美麗”出了門。
“大美麗”家人真多,床上、地上、沙發(fā)上都是人,里三層外三層的,把偌大的小屋擠得滿滿登登。“李嫂來了,快給李嫂騰個地方!”“大美麗”進屋就招呼她丈夫柱子,柱子正看得來勁,不情愿地站起身來,眼睛不離屏幕地要往外走,這一動,惹得好幾個人都不得已站起來。
“快別了,我就站這看看得了,屋里還一堆活呢!”李嬸說著,摁住門口的人示意到。
她這一張口說話,把自己的小兒子順子嚇了一跳,回頭驚恐地喊了一聲“媽!”下意識地望了父親一眼。一副準備挨訓的樣子,李嬸忙對兒子笑了一下,示意自己并不是來喊他們回家的。
“媽媽,明天我一定好好寫作業(yè),幫你干活,我們一起看電視吧!”“媽媽,這部電視劇很好看,前面幾集是說……”
這天晚上,一家人破例一起看完“小電影”回家。孩子和丈夫都非常高興,他們告訴李嬸,那個能“裝人”的“盒子”不是“小電影”,是電視機,能播放電視劇還有新聞聯播,有好多新鮮事。丈夫還說:“媳婦,你想要賣豬肉,采山貨賣錢,或者想做點買賣,就放心大膽地做吧,中央早就開始鼓勵老百姓發(fā)展個人經濟了。”丈夫帶著興奮的語調說。
這話讓李嬸半信半疑,心想,這電視機真不賴,除了有電視劇,還能天天播報國家的好政策,那自己醞釀已久的致富夢是不是可以大膽實現了呢?
這天晚上,李嬸輾轉反側,丈夫、孩子在“大美麗”家蹲擠在地上的身影、兒子順子要電視未果的抽泣聲、丈夫的話、未來的美好……在腦海中翻滾。李嬸覺得,自己原來的想法真有點落伍了。她決定:明天就找人定殺年豬的事,多賣點豬肉。
□何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