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得了急性腦梗,在醫院搶救”。姐姐哽咽著打過來電話,全家人措手不及,趕緊收拾衣服出發。
出綽爾的路太難走了,盡管我心急如焚,卻還得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顛簸,一路上我心亂如麻,就像這起伏不平的路。腦子里已經不由自主往壞處想了:如果媽媽沒有了,我該怎么辦?那一刻我明白了,不僅是老人需要我們,更是我們離不開他們。
下起了大雨,原本就不好走的路變得更泥濘,我開始擔心飛機會不會延誤起飛。還好到了機場雨停了,坐在飛機上,每個人都懷揣心事和不安,下了飛機趕緊坐高鐵,根本顧不上吃飯,期間我和姐姐不停通電話,得知媽媽已經做完手術,而且很成功,如果后期沒有出血現象就沒問題,我想:哪怕她就在那躺著,只要活著就行,媽媽在,家就在。
媽媽在重癥監護室,看不到她,隔著厚重的門,我仿佛能聽見媽媽的呼吸,我好想她!由于疫情管控,監護室不讓家屬探望,我和兄弟姐妹就守在外面,誰也不肯回家,因為堅信媽媽一定能夠感知到我們在,她一定會醒來,醒來后第一時間就能看到我們。
后面的四天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我在監護室門口,只能等護士出來開門的瞬間,才能從門縫遠遠地看一眼媽媽。直到有一天護士讓家人推著媽媽做檢查,媽媽從監護室出來了,許是血液循環不好,她的右手很涼,我大聲呼喚她,她睜開渾噩的眼睛,看見我們笑了,那一刻我哭了,媽媽還活著。盡管她的身體不太靈活,這已經超乎我意料之外了。
四天后,媽媽終于從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了,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媽媽看見我們委屈地哭了,她說不了話,右側肢體也不太靈活,醫生說這一周很重要,雖然從重癥出來了,但并不意味著脫離危險,注意不能肺感染,否則會加重病情。盡管家里人多,我們還是請了護工,學習怎么照顧媽媽,為了防止肺感染,我們兩個小時給媽媽拍一次背,翻一次身,霧化、排痰……還要讓媽媽練習右手的靈活性,給她買了初級康復的各種球,買了小朋友看圖識字的卡片,每天教她。
康復之路雖然難,但媽媽每天都有進步,都能給我們驚喜。能吃東西了、能自己翻身、可以下地走幾步、學會吐舌頭了、會用筷子了……媽媽就像小孩,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我和兄弟姐妹輪流教她認字,一個字一個字反復說,看圖形,對口型,她已經能查10個數了,有些字和詞也慢慢能說出來了,一切都向著好方向發展。但媽媽以后離不開人了,我得回去上班,只好把二姐先留下來照顧她,我走的那天,媽媽突然說出一句:“別惦記”,還堅持把我送到門口,一轉身我眼淚就流了下來,但我不敢回頭,生怕媽媽看見,這是我和媽媽分別最難受的一次,只希望媽媽盡快好起來。
媽媽生病后讓我感受到盡孝要在當下,也讓我感受到了親情,感受到了愛,愛是戰勝病魔的力量,只要心中充滿愛,就一定會有希望。(高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