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建的公園木棧道,游龍般盤旋而上,直抵四方山山頂,給這座云蒸霞蔚的“神山”,更增添了許多神采和靈動。
2021年國慶節長假期間的一個下午,我去畢拉河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四方山景區,查看棧道旁標識牌的安裝情況。工作完成后,就順著火山口的棧道走下山。在下山的游客中,有兩個中老年男女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離我100多米遠,那男子走路的形態有點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
正走著,只見男人彎下腰撿起一個礦泉水瓶裝進手提的塑料袋里,走不遠,又撿起一個塑料袋……最讓我動容的是,在一個較陡的斜坡深處,他們看見下面有一個較大的塑料袋,正在風中東一下西一下地“張揚”。還是男人有辦法,他用一只手鉤住一棵樹,一只手拉住女子的手,讓女子半下斜坡。女子小心翼翼地邁下斜坡,“大”字形站在那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彎下腰用手夠了幾夠,終于撿到了那個“張揚”的塑料袋。
一路走下來,他們撿起了4、5個空水瓶和好幾個塑料袋———難道他們是景區新來的環衛人員?不會,景區沒有這么年長的環衛人員。那會是誰?我不由加快了腳步。
由于四方山景區當時還沒有正式向游人開放,垃圾箱擺放也沒有完全到位,于是他只能拎著這些垃圾一直走到山下,把手中的垃圾放在了廣場邊緣的垃圾箱里。
這時,我已經走到了他們身邊,男子察覺到我,不經意地看向我,我們四目相對,居然都認出了對方:
“你是單老師?”
“你是老顧?”
我們緊緊握住了手。
“這么巧,我們能在四方山上相逢,真是緣分!你們什么時候來的?”我問。
“我們前天來的,是自駕來這里旅游的———這是我夫人———早就想來看看咱們景區的發展了。沒想到僅幾年時間,景區變化這么大!”
“是啊。單老師,您來旅游,還幫我們撿拾垃圾,真不好意思,都是我們沒管理好!”我雙手合十地給單老師鞠個躬。
“誒———舉手之勞的事嘛。”他停了一下說:“景區的旅游資源太好了。火山熔巖地貌、多樣化的原始植被、火山熔巖堰塞湖及大片大片的濕地。它們的完美組合構成了景區旅游資源的極高品質,是中國北方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啊。這樣好的生態環境,怎容得污染和破壞啊!”
聽聽,專家說話就是有高度!我從心里佩服。
與單老師相遇,讓我想起了4年前我們初識的那個夏天。
當時,森林公園雖沒有開始大規模建設,但每年來這里的游人也不少。為了全面建設景區,畢拉河林業有限公司專門請來幾位國內專家到景區進行考察設計。公司旅游相關人員一同考察,我也參與在了其中。
專家們首先來到神指峽景區考察。他們拿著儀器和圖紙,這里測測,那里量量,還不停地做著記錄。夕陽快落山時,大家從不同方向的密林里走出來。當大家聚集在公路上時,卻發現少了一位專家———是單老師!大家不約而同地站在路邊呼喊他,他卻在很遠的地方回應著。等他從林叢中深一腳淺一腳鉆出來的時候,卻背出來一大塑料袋垃圾。單老師氣喘吁吁地說:“把這些垃圾撿出來,神指峽干凈多了。”
大家都被他這一舉動深深感動。從此,考察其它景區的時候,大家都帶個大塑料袋,見到里面的垃圾就統統撿拾出來。
如今單老師還依然為保護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保持著不泯的情懷,真讓人欽佩。
我感慨地說:“如果大家旅游時都能做到保護環境,不亂丟垃圾,景區該有多干凈啊!”單老師點點頭說:“是啊,有些人確實需要提高文明素質,不要做那些破壞環境的事情了……”
“是啊,您說得很對。我真替有些人的行為臉紅!”我不禁有些激動起來。于是我給單老師講述了前一年春天景區發生的一件事情。
大興安嶺5月,正是杜鵑花盛開的時節,而達爾濱羅(火山熔巖堰塞湖)景區的杜鵑更是開得如火如荼,流光溢彩。此時游客劇增,景區工作人員一時忙不過來,于是抽調機關工作人員全部到景區參加服務。年過半百的我帶領幾位同事負責達爾濱羅棧道的巡護工作。
中午時分,棧道上走來一群游客。只見一個40多歲的男游客把剛吃完的雪糕盒“啪”的一聲就扔到了棧道底下,我當時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沒說,就拿著垃圾夾子蹲在棧道上去夾那個雪糕盒。可是棧道是懸空的,挺深,沒夠到,沒辦法,我只好從一旁較淺的地方下去,在火山巖中艱難地走過去。當我把雪糕盒夾出來爬上棧道的時候,看見那個男游客竟沒走,他羞愧難當地站在我面前,一個勁兒地給我賠禮道歉,引起好多游客轉頭側目。我看他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擺擺手,示意他“走吧”,那男游客這才尷尬地離開。
單老師說:“有一種風景叫文明,這句話說得好!文明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一個民族永遠的追求。景區是大家的景區,只要大家共同維護,就一定會創造出一個清潔的景區,就會收獲一個完美的生態、一個愉快的心情。”
我們坐在廣場的休閑椅上攀談了一會兒,得知他還在大學教書,再有一年就退休了。他這次是利用國慶節長假特意來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觀賞金秋景色的,同時看看景區的發展也是他的一個心愿。他婉言謝絕了我的誠意挽留,說一會就要開車往回走了。
他接著說:“咱們公園的景色太美了,明年5月杜鵑花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再來!”
我握著他的手說:“單老師,單大嫂,您是我們景區最可愛的人,我們舉雙手歡迎你們啊!”
望著車子遠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久久沒有平靜……(顧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