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人樹共生好風光(隨筆)

劉雪婷
2022-08-26
3862
    “在伐木者看來,一棵古樹是一堆木材的存儲;在科學家看來,一棵古樹是一個氣象數據庫;在旅游者看來,一棵古樹是一幅風景的畫圖;而在我看來,一棵古樹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作家梁衡在《樹梢上的中國》一書中的開篇之語,探討了人與樹的關系,給人以啟迪。
       放眼歷史,人與樹的關系一直處于變化之中。最初,人類在森林中生活,森林是人類的家園;漸漸地,人們走出森林,但樹木仍然給人提供必需的物質資源;后來,由于采伐,樹木日漸減少,人們開始植樹造林,保護生態,越來越懂得要注重人樹共生,綠色發展。
       縱觀這變化其中可以發現,人與樹的關系有三個層面:一是物質層面,二是生態層面,三是文化層面。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人與樹的關系,那這句可能比較貼切:樹,供養著人類,提供著美感,記錄著歷史。
       樹木是人類的懷抱,從古到今皆如是,樹之不存,人將無地可處。
       沙漠常常被人形容為“死亡之海”,正是因為其中沒有了樹,而一旦沒有了樹,一方土地的生機就會蕩然無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走進大興安嶺,走進大森林,正是因為樹木給人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代表生機,那綠色一定當之無愧,而這份綠色正是來源于樹木身上。
       樹木給人類提供的精神和文化價值也越來越重要。
       人類從森林中走來,基因里始終保留著樹木的印記,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都喜歡走進大自然,與樹木為伴,聽鳥兒歌唱,甚至我們看到描寫樹木的文字就會興奮,就像《樹梢上的中國》,聽到關于樹木的旋律也會沉醉,就像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樹文化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有許多正是受人與樹的關系啟發而寫就,就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里寫的那樣,樹木是中華文化的一張不可缺少的名片。
       我們看樹,既要從自然的角度看,也要從文化的角度看。每一棵樹,都承載著一段或短或長的歷史,是活著的時間坐標,是能與人對話的生命符號。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研究樹木就是研究人類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樹木不僅是留住人類的文化記憶,更是在保護人類未來的發展潛力。(佟林)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