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柳鳳春
元宵節是新年團圓曲的最后一個“音符”,也是新春首個月圓之夜。下班路上,看到小城主干道上火樹銀花、燈火如海,朋友圈曬出了古城南北大街花燈林立、與東昌湖交相輝映的靚景,燈光、人影、湖景為節日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花、燈、夜、月自古是文人騷客起興的美景,古往今來,也曾留下許多令人傳誦的佳言美句。慶祝節日的方式因地域不同而不同,生北為元宵,生南為湯圓,大同的寓意是團圓,小異的是做法之細微。但無論身在何方,元宵節在人們心里始終是一份團圓的精神寄托和鄉情的凝聚,嘴里一抿香甜的元宵,此岸的煙花在甜蜜間就變成彼岸的重溫和回憶。
過節其實是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到至親身邊,聚在一起,享受著母親的廚藝,烹茶賞雪,談天說地,為往日在心里訴不清的親情來一次完善與彌補。閑談中,忽然想起二十九年前的元宵節在光岳樓拍的照片,趕緊拿出來,和朋友們回憶一番。照片上“九六年元宵節留影”8個燙金字依稀可見,我不禁感嘆時光的無情,照片上青澀懵懂無知的我們,如今已經孩子膝繞。1996年,我進城找朋友一起看花燈,才有了這張元宵節燈會上難忘的照片。
年輕時,有人常常感嘆,懷抱不知天高地厚的夢想,總覺得有一天一定能實現;中年時,在追夢的道路上拼搏奮斗,理想或許早已拋之腦后,但誰也偏離不了命運安排給我們的生活軌道;年老時,生命歸于平淡,卻常常獨守空房,只能看著相片或者打個電話平復對子女的思念。即使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人海里無處落腳,親情會成為我們安心停靠的港灣,正如我回看那張29年前的照片時,讓我的心海久久不能平靜。
臨近元宵節,腦海中的思念再次凝聚起來,向那些不在身邊的至親們道一聲“遙祝冬安”,我愿繼續做你們的太陽,為彼此的心靈投射光彩。其實,在親情友情上我們還能做很多,只是把太多的行動放在了“有空坐坐”“改天請你吃飯”,曾看過“愛就是在一起說很多話”的句子,想想真是如此,再大的矛盾積怨,都能通過“在一起說很多話”加以融解消釋。應給親情友情更多安心耐心,收起放肆的情緒,不斷在面對面耳朵的“陪”和人在身邊的“伴”中升華沉淀親情,愛的暖流才會源遠流長滋潤每個春夏秋冬,化解生命中不時出現的寒涼,讓親情的陽光和友愛的溫暖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