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趙佳佳 見習記者 張淳源
據一組最新數據統計,牙克石市工業園區共批準入駐項目65個,其中建成投產項目11個,在建項目16個,批準落地并完成規劃選址的22個,正在規劃選址的項目16個,入駐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1.8億元。園區各項經濟運行指標增速明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優勢初見成效。
近日,記者在工業園區采訪了解到,為優化林區產業布局,建設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實現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引導林區產業向城鎮和園區集聚,牙克石市于2010年3月設立生物醫藥、木材加工、綠色食品加工接替產業集聚區,后更名為牙克石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82.6平方公里,按照牙克石市“一核兩翼”整體發展布局,分為核心起步區、二期發展區和愿景儲備區3個發展梯次。
牙克石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以來,牙克石市存量經濟盤活力度和增量經濟落地進程顯著加快,連續6年被評為牙克石市雙優單位,連續3年被評為呼倫貝爾市先進園區。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目前,金楊油脂、森野飲料、山野飲料、華爾斯兔業、圣士源酒業、永豐面粉、眾益民生肉業、眾智成城等本土企業已整體搬入園區建設發展。增量經濟體落地發展成效顯著,以同聯集團北方藥業項目、蒙西集團新型建材項目、華能集團2*20熱電聯產項目、山能——新大洲(五九)煤化工項目為載體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牙克石市工業園區以打造自治區級“雙百億”工程為主要任務,著力創建農牧業經濟產業化發展示范區、生態主體功能區內三廢近零排放示范區,努力實現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品質、落地項目規模體量、體制機制創新發展能力“三提升”。
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蔡延歲告訴記者,以培育、盤活和做大做強現有經濟體為主導,引資建設和強強聯合為手段,是牙克石工業園區加速地區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工業園區緊緊依托五九集團加大煤炭開采和精深加工轉化,依靠資源稟賦加快煤電聯產項目落地建設,實現煤炭由開采到煤電聯產、煤焦油、焦炭、乙二醇、尿素等終端產品或衍生產品的循環延伸,構建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依托北方藥業生物制藥項目加快在建工程投產達效的同時,積極引進上下游產業配套項目,構建生物醫藥循環經濟產業鏈。與此同時,加快光伏發電、煤層氣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通過與乙二醇項目、煤制油項目聯合實現項目盤活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新大洲電石項目盤活。
蔡延歲說,在可再生資源加工轉化方面,牙克石市工業園區將依托區域農牧草結合部的天然優勢,繼續通過“搬改擴提”等形式加大對牙市存量經濟體的盤活力度。大力推進以金楊油脂、興安嶺酒業、友誼乳業為代表的本土企業搬改擴提。依托牙克石市豐富的油菜、大麥、小麥、馬鈴薯、野生漿果、鮮奶等資源,借助與國內農牧業領域知名品牌的合作,利用本土農墾集團、中糧集團、乾森農業等龍頭企業現有優勢,重點發展油脂、果酒、乳制品的精深加工,打造工業園區農牧業產業循環發展基地。構筑小麥、馬鈴薯、肉類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種植業、養殖業快速發展,實現本土特色產業的轉化和升級,形成一、二產聯動發展。
隨著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的全面停伐,牙克石市林木資源型經濟轉型進入關鍵時期,牙克石市將進一步加強林地融合,加大對林業轉型經濟的扶持和培育力度。
記者了解到,工業園區充分利用牙克石市地處農、林、草結合帶,資源稟賦強的優勢,通過與區域內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項目的合作、聯合逐步擺脫高度林木資源依賴,實施非林非木資源轉換,打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創建農牧業經濟產業化發展示范區。
如今,園區管委會已基本完成了對核心起步區的有效開發建設,實現了要件支撐、基礎配套和項目入駐的有序推進。二期發展區牧原產業園的開發建設已經進入全面籌劃準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