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張淳源
有一種幸福叫安居,有一種希望叫美好生活。新年伊始,記者走進牙克石市棚改新區,一幢幢樓房美觀整齊,小區街道干凈整潔,雖然正值冬季,但居民們在樓前屋后聊天、散步,歡聲笑語不斷,一派祥和的景象。
住房是百姓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新時代,新生活。如今,走在牙克石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棚戶房消失了、平房少了、樓房多了,居住環境好了,百姓住的舒心,幸福感不斷提升。
“以前我們一家3口人擠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平房里,潮濕陰暗,冬天取暖、上廁所都成問題。現在我們住的是寬敞明亮的兩居室,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牙市新區金水嘉園小區的林業棚改戶王俊生一說起自家生活的巨大變化,臉上笑開了花。
王俊生帶著記者來到他60平方米、兩居室的新房子,電視、冰箱、櫥柜每樣電器和家具都一塵不染。王俊生一邊熱情地給記者倒水,一邊笑著說:“我是圖里河林業局的退休職工,以前住平房,自從搬到牙克石林業棚改樓后,我和老伴真是享福了,燒火、掃雪、倒臟水、冬天挨凍、夏天漏雨的日子都成為了過去式。來到這里,就醫、購物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舊日子越想越苦,新日子越過越甜。以前遭的罪,現在肯定受不了了。”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棚改政策讓王俊生生活安逸。
牙市市民關云召帶著記者來到原聯合廠西平房,那個他曾經居住了20多年的平房,不足40平方米的小空間,曾是他長大的地方。院落里的杖子已經傾斜的快倒了,屋子的墻壁裂開了非常大的縫隙,墻皮散落滿地。“夏天雨季時,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房屋四處透風,每一個冬季都十分煎熬。”關云召回憶著當年的情景。“這些年,遇到了好政策,我的生意越來越好。就買了牙市怡安小區一處80平米的樓房,終于有了像樣的房子。”看完舊屋,關云召興致勃勃地領著記者來到他正在裝修的新房,明亮的窗戶南北通透,衛生間里衛浴用具齊全,廚房洗菜池已經安裝好了。關云召向記者介紹說,在拿到鑰匙的那天,他們一家人興奮的連飯都顧不上吃,直接跑去看房子,為告別“寒冷蝸居”的生活而欣喜萬分。
在牙市東方新城,記者看到,原來的危舊平房不見了,一棟棟現代化電梯樓拔地而起,小區即將如期交工。市民陳蕊高興地指著一幢樓說:“我家就在這個樓。”之前陳蕊和老公同父母一起住,家里房子小,十分擁擠,這次購買了120平方米的新樓房。“我們已經找好了設計公司,裝潢要好一點,住的舒適一點,自己的房子要體現我們喜歡的格調。家具、電器,連床上用品、餐具都要購置新的。”陳蕊興奮地向記者描繪著新居的樣子。
在牙市設計院小區采訪中,記者遇到了82歲的牛秀蘭老人,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帶著記者去了她現在的家。走進牛秀蘭老人60平方米的新家,記者發現老人的家雖然裝修儉樸,但是干凈整潔,室內的一盆盆盛開的鮮花為寒冬帶來了絲絲暖意。牛秀蘭老人說:“我以前住在一間不到4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實在是太不方便了,我上了歲數腿腳不太好,想去廁所只能去房子外面的公廁,夏天還好一點,一到冬天就得小心翼翼,就怕晚上起來上廁所路滑摔倒。不僅如此,出門也很不方便,門口的土道上面坑坑洼洼,遇上下雨天,那更是滿地都是泥,又臟又滑,那日子真是不好過啊!”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牛秀蘭老人滿臉笑容,拉著記者的手,一直念叨著自己有福氣。“低矮破舊的平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出行也方便了,而且小區里設施很齊全,出門散步鍛煉身體也方便,這在以前就是夢,現在成真了。”
一聲聲歡聲笑語,道出了普通百姓新時代里滿滿的幸福和希望。
“安得廣廈千萬間”,唐代詩人杜甫這一千古絕唱,正在牙市變成美好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