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訊(通訊員 孫婷)11月16日,牙克石市人民醫院、中蒙醫院“醫共體”成立啟動大會召開,牙市12家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牙市“醫共體”啟動會議,牙市“醫共體”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醫共體即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鄉鎮醫療衛生資源,實施集團化運營管理。著力改革完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促進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醫共體內人員正常流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就醫秩序合理規范,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建立和完善醫共體內運行機制,促進醫共體內部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
組建醫共體是建立合理就醫秩序的重要載體。借助大醫院的管理、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通過坐診帶教、業務指導、進修培訓和參與管理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水平、醫療技術水平和患者信任度,較好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引不進人才、留不住人才、得不到信任的問題,引導患者在基層看病就醫。同時,上下級醫療機構通過組建醫共體密切了聯系,實現了資源和信息共享,也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推進上下級醫療機構順暢對接,提供了重要載體。
組建醫共體符合公立醫院發展方向。公立醫院要尋求發展,就必須轉變發展方式。通過組建醫共體向基層醫療機構延伸和拓展服務,將醫共體成員單位轉變為大醫院的分支機構,已經成為未來公立醫院的主要發展方向。發展醫共體,基層醫療機構受益良多,逐步實現互利共嬴,為縣級醫院的持續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
牙市啟動醫共體建設的條件已經成熟。去年,內蒙古林業總醫院已經成立了“醫聯體”。下一步,國家和自治區還將陸續出臺有利于分級診療和醫療機構上下聯動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優化醫共體發展的政策環境,這也為牙市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推進綜合醫改,實施醫共體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實現以縣級醫療機構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對各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診療活動統一調配管理;醫療質量實行統一控制;醫療服務實行統一信息管理;基本藥物采購與使用實行統一目錄管理;為群眾提供預約掛號、檢查互認、處方流動、上下轉診、術后康復等服務。
下沉優質人力資源。醫共體主體單位強化對成員單位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統籌做好在職培訓、對口支援、醫生晉升職稱前到基層服務等工作,加強下級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建設,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等方式,為基層培育實用人才。
共享管理與技術資源。醫共體各醫療機構要逐步建立統一的醫療護理管理制度、服務行為規范和診療規范,提升醫共體醫療服務規范化、同質化管理水平。根據醫共體內各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服務能力等因素,統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和使用。在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在醫共體內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暢通藥械管理使用機制。發揮醫共體主體單位藥品器械使用與管理優勢,指導基層醫療機構合理使用藥品器械。逐步建立醫共體內統一藥品采購、管理平臺,增強議價采購競爭力,形成藥品共享與配送機制。
推進診療信息互聯互通。依托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在醫共體內建立一體化信息系統,共享區域內居民健康信息數據,實現診療信息互聯互通,有效支持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慢病管理、資金結算等協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