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張淳源 通訊員 車興華)9月10日,記者在牙克石農場了解到,該農場秋收工作已于8月30日全面啟動,預計9月全面結束。農場場長潘勇告訴記者:“今年播種的15.4萬畝小麥、大麥、油菜、大豆等農作物有望實現糧油總產7200萬斤,將創歷史新高。”
當前正值秋收關鍵時節,牙克石農場采取有效措施,立足“三早”即早部署、早發動、早落實,突出“三搶”,即搶時間、搶進度、搶農時,注重“三實”,即干實事、出實招、重實效,全力抓好秋收各項工作。
秋收前,農場成立了秋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秋收工作方案,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統籌協調機械、人力和財力資源,扎實推進秋收工作。為確保農作物在最佳收獲期完成,農場采取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的辦法,根據天氣形勢、場院情況和機械力量,合理把握收獲時期,不傷鐮不落鐮,努力提高收獲標準,做到精收細收,提質增收,顆粒歸倉。他們正確處理收獲與農時、收獲與提質增效、收獲與糧食降水、收獲與種子選留、收獲與秸稈處理、收獲與秋整地、收獲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收獲與糧油銷售等關系,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地全面完成秋收任務。
為向管理要效益,農場除了根據作物不同熟期、機械力量、天氣狀況等合理安排秋收進度外,還適時利用烘干設備進行大水分收獲,減少籽粒落地造成的損失;嚴抓單產核算和跑糧、漏糧等跑冒滴漏現象發生;嚴抓種子質量關,做到同一品種集中種植,收割前進行全部去雜,收獲時進行專車收獲、專車運輸、專囤儲放,確保種子的純度;嚴抓糧油倉儲,按照作物不同品種、不同類別進行專囤儲存,并做到各類糧油儲存標牌統一醒目,如糧食品種、數量、性質、水分、入庫時間等。農場在整個收獲管理上做到隨收、隨運、隨清、隨烘、隨儲,從田間收獲到倉儲都精心策劃、精細管理、精打細算,從而提高效益。
據了解,近兩年,牙克石農場本著“提質增效、節本增效、增產增效”的原則,無論是總產還是單產每年都在遞增,連年突破歷史新高。在節本增效方面,農場實施的6萬畝小麥預留作業道技術,預計節本增效達100萬元;為改變近年來多種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并發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的局面,牙克石農場建立了一整套栽培技術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措施;在精選良種良法配套方面,與黑龍江農科院合作,引進了優質強筋小麥龍麥33、35、36和格萊尼等系列品種,適銷對路;在管理方面,注重耕作質量和綠色栽培,做到與配方施肥相結合、與對比試驗示范相結合,并統一精選種子、統一播種、統一采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病蟲草害防治、統一去劣去雜、統一機械收割、統一銷售。通過良種良法科技措施的落實,優質小麥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為呼倫貝爾地區發展高產優質小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為面粉加工企業提供了優質原料,為市民提供了優質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