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紅
“走,到玉溪公園轉轉去!”在綽爾做客,如果時間允許,這里的人肯定會向你發出這樣的邀請。玉溪公園位于綽爾林業局局址中心,是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林區經典園林旅游景區,更是綽爾人的文化家園和休閑運動場所。
玉溪公園風景秀麗的背后,離不開綽爾人續力而為的建設,也離不開視公園為家的管理者們的辛苦付出。2016年,從事多年木材生產行業的原塔爾氣林場生產工隊隊長陳好山和他的隊友,開始接手綽爾林業局玉溪公園管理工作,放下昔日的油鋸,拿起“掃帚”徹底轉行,面對“跨界”如此之大的新任務,能不能管好?從“純爺們”從事的“粗線條”工作轉行為“婆婆媽媽”的瑣碎事,能不能做好?面對眾人猜疑的目光和領導期待的眼神,干什么都不服輸、干什么都要干好的陳好山,帶領隊友們鄭重承諾,一定讓玉溪公園這個綽爾的“形象名片”更加靚麗。
玉溪公園面積共有142.89公頃,由五亭山和玉溪園兩個景區組成。景區內設置了文化墻(牌)8個、廊亭8座、動物圈舍6個、音樂噴泉1處、體育場3處,公廁2個,以及2處接待室和多處的硬化路、汀步。行走在在偌大的公園內,你很難見到垃圾、煙頭或起堆的落葉,也不會見到哪個設施、建筑殘敗破損的跡象。公園管理隊僅有17人,其中包括更夫、電工、飼養員、環衛工,他們把有限的人力調動起來,發揮最大的效能,各司其責又分工協作,全方位無死角地看護好玉溪公園。
夏季,每天清晨4、5點便有人入園健身,直至晚上8、9點游人才逐漸散去。此時,園內到處都是散落的零食袋、礦泉水瓶與碎紙屑,這些都是工作人員巡護撿拾的重點,他們每天都要撿拾幾個來回。秋天,樹葉隨風飄落,剛掃完一層,轉眼又落下一層,隊員們就一遍一遍地清掃。冬天,每場雪過后甚至下雪時,也有游客進園,為了保證游客的人身安全,公園內小路、操場要隨時清掃,很多時候都是雪一邊下著,他們一邊掃著。
“有幾個隊員剛來時,看著一遍一遍掃不完的地,就蹲在那兒哭。還有的隊員干脆把家屬喊來幫忙。”想起前幾年人手不夠,剛來的隊員不適應工作強度時的窘境,陳好山笑著說。那時候,只要有人忙不過來,他就和大伙一起扛起掃帚去幫忙。 為了節省掃帚,他們每次都對買回的新掃帚進行加固、捆綁。用壞的掃帚連一根竹條都舍不得扔,兩把匯成一把接著用,連來回走路時,都要把掃帚扛在肩上,避免拖地磨損。即使這樣,公園每年還是用壞100多把掃帚。
公園內飼養著鹿、狍子、野雞、黑熊等動物。一種動物一種飲食喜好。飼養員謝彥波每天都要拎著玉米、麥子等幾種食料給動物定時投喂,并定時清掃圈內衛生,進行圈舍消毒。黑熊在公園已經生活了20多年,如今老態龍鐘,牙齒脫落,于是謝彥波每隔一兩天就會給黑熊蒸一鍋松軟的窩頭,蒸好的窩頭還需掰開投喂。入秋給黑熊抓膘時,以免黑熊嚼不爛肉,導致消化不良,她便會細心地將肉剁成小塊。如果哪個動物沒有按時吃食,她都會精心觀察,再為其對癥調理飲食結構。為了這些動物,她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外地的婆婆家過年了。其他工作人員也和謝彥波一樣,為了工作,他們犧牲了很多個人時間,在他們的時間軌跡里,根本沒有節假日、雙休日。
三季森林防火期期間,工作人員還要做好火險巡護。春秋攔河筑壩、放水清湖,夏季樹木修剪、水泥仿真護欄維修,粉刷外墻、圍欄,栽花種草等等,這些活都是他們在完成常規工作后擠出時間,共同完成的。
隨著公園的不斷建設,知名度越來越高,外地游客也越來越多。第二屆中國綠色碳匯節、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旅游節、林區森林經營現場會……玉溪公園作為重大活動的宣傳窗口頻頻出現在世人面前。每年,林業局都要在公園舉辦端午登山節與各類群眾文化演出。每到夜晚,湖心亭、公園大門、百米長廊燈光璀璨,耀眼奪目。夏季,五彩噴泉不斷變換著形狀噴起的水柱五彩晶瑩,讓人驚艷。炫彩背后,是電工師傅的辛苦付出。除了正常工作時間外,每天傍晚,電工楊國平都要對所有亮化設施進行檢查,及時修整電路,確保亮化效果,讓每一名慕名而來的游客滿意而歸。
2018年夏季,一個外地旅游團隊來到綽爾,他們特意把晚上的時間留出來觀賞噴泉、攝影采風。可等他們來到公園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看到游客興致正濃,陳好山、楊國平和其他工作人員就默默地等著,一直到夜里11點,游客戀戀不舍地離開后,工作人員才關上園門下班回家。這樣的經歷對于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他們辛苦并快樂著,能為綽爾做宣傳,提高林區知名度,他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9年遭遇倒春寒,剛剛蓄水開放幾天的噴泉,因為溫差的原因,導致100多支彩燈燒壞。看到晚上游園的人悻悻而歸,工作人員非常著急。他們沒等湖內的水排盡,就穿著水褲趟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更換燈泡,并仔細纏上膠帶,防止漏水漏電損壞燈具,為了搶時間爭進度,他們冒著小雨一連干了四天。
夏季,公園內設置的水沖式廁所大大方便了游客。可遇到淘氣的孩子,麻煩事就來了。一次,便坑里被人扔進了石頭,無法正常使用,隊員們想盡了辦法,甚至伸手去摳,都沒有把石頭取出來,只好重新更換設施。
“公園就是自己的家,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也不管多晚,有事,大家就過來一起干,努力克服一切困難讓公園一切正常。”陳好山說。
來往公園的游客,一般都會隨手拿出手機,邊拍照邊游園。于是,工作人員和游客常常能在園內的椅凳、圍欄上撿到游客遺忘的鑰匙、挎包、手機等物品。每每撿拾到東西,大家就會送到公園辦公室,再通過朋友圈、微信群及時發布消息,讓著急的游客及時找回丟失的物品。
一次,幾個小青年聚餐后來到公園,其中一位因飲酒過量,進園沒走幾步就踉踉蹌蹌地跌倒在地嘔吐起來。另外幾個同行人,貪戀游玩,竟把他丟在一邊,自顧走了。工作人員看到這種情況,趕緊把那幾個同伴喊了回來,讓他們立即聯系醉酒青年的家人,并叫來出租車,合力把他抬上車,送往當地醫院,避免了一場意外的發生。
做好公園管理,免不了和人打交道,這就要以誠待人,以誠感人。剛接手公園管理那會兒,臨街的柵欄內,常有附近的居民、商戶傾倒生活垃圾,有的部位已經形成了臟水坑,又臟又臭。為了徹底清除這些衛生死角,陳好山一次次去這些居民、商戶家中跟他們溝通,講道理,誠心誠意取得他們的理解。陳好山跟居民、商戶保證,只要對方不再傾倒垃圾,他便跟相關管理部門協調,為附近增設垃圾箱,并且還保證幫助附近居民挖滲水井,而且公園附近現有的垃圾也不用對方負責。誠心換來“石心”暖,最終,附近商戶自行挖了滲水井、居民也都繞路傾倒垃圾,解決了公園周邊多年來垃圾滿地的大難題。
對于更夫王懷柱、陳振海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燒好鍋爐,看好攝像頭系統。他們要觀察園內任何一個角落的動向,保證游客、園內動物和設施安全。遇到小孩子淘氣扔石頭、逗黑熊時,他們不僅要及時制止,還要耐心教育。防火期間,有的老人自認為會處理干凈煙蒂火苗,不會引起火災,就躲在角落里偷偷抽煙,王懷柱和陳振海發現后便會和顏悅色地進行勸阻并幫助老人處理好煙頭,消除一切火災隱患。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國,林業局及時做出了封園決定。可已經習慣了到公園健身游玩的職工群眾,還有很多春節期間回家過年的綽爾人都想到公園走一走,看一看。有的人見公園貼上了告示、鎖上了大門,便很不理解,非要進去玩一玩,有的孩子還翻越柵欄進入園區,工作人員就及時勸阻,耐心地跟群眾做工作,告誡群眾非常時期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聚堆、要做好安全防范,為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