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芝口述 陳曉琳整理
我是一名普通的林業職工,在庫都爾林業局原林苗圃擔任生產技術員。我的家庭起初并不富裕,愛人沒有固定職業,女兒還在上學,這些年,我一直是林業局工會和單位的幫扶對象。
為了改變家庭困境,我不等不靠,在國家精準扶貧好政策和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經過十多年的創業,終于實現了脫貧致富,還被林業局工會評為“發展家庭經濟先進個人”。回想我的創業之路,經歷了很多坎坷和波折,吃過苦嘗過甜,生活也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許多變化……
時間追溯到2008年,那幾年趕上林區的土豆市場行情比較好,我就產生了發展家庭經濟項目的想法。于是我和愛人商量,利用閑置的自留地種植土豆,并向林業局工會申請了無息貸款。等到秋收時,沒想到土豆價格突然降下來了,一下就賠進去四萬元,還欠了不少外債。
初次創業就以失敗告終,但我們夫妻倆沒有放棄,第二年繼續種土豆,等到第三年土豆收購價格才有所回升,不僅投入的成本收回來了,還賺了一些錢,我們又繼續尋找新的致富項目。
2014年,我購買了20斤云杉種子,在自家園地里育苗,恰逢棚戶區改造政策,林業局需要綠化苗木,從我這里購買了大量云杉苗。銷路不成問題,收入自然也不會差,有了林業局的幫扶和支持,更增添了我擺脫貧困的勇氣,繼續奔波在創業路上。
返魂草是林區野外常見的中草藥,每年跑山我都會采一些返魂草增加收入。2015年秋天,我無意間發現采回的返魂草上有成熟的種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把種子撒到了地里。令人驚喜的是,第二年春天種子發芽了,秋天時就長到30多厘米,我把它們小心翼翼地起出來,共栽了一分地,經過一年的精心管理,返魂草足足有一米多高,賣了200多元。人工試種返魂草賺來的“第一桶金”,為我打開了一扇致富新大門。
有許多鄰居投來不解的目光,滿山遍野都長的野生草,你費這么大勁人工種,值得嗎?說實話,我也曾動搖過,是家人一直默默用行動鼓勵我、支持我。直到2018年,我終于摸索出從育苗到栽植管理一整套的成熟技術,弄清了雜草和中草藥的生長規律,并將種植面積擴繁到了13畝。
種植中草藥是個辛苦活,從整地、坐床、播種到澆水、除草、施肥,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稍有疏忽就會影響藥材生長,整個過程也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和精力。大面積種植中草藥的難點在于除草,因為返魂草也是草的一種,沒有專用除草劑,小苗前期生長慢,水肥充足時,雜草生長飛快。我們全家人總動員,每天從早晨5點忙到晚上9點,與雜草“斗智斗勇”,要不然,這些苗就因不通風、見不到光死亡。我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小苗的長勢非常好,看著它們一天天茁壯長高,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一轉眼到了秋收,手機微信里不時有出售返魂草小苗的信息傳來,我不禁擔心起來,面對這么激烈競爭的市場,我們能有一席之地嗎?正在我為銷路一籌莫展的時候,林業局領導和單位領導來到我家,說要購買20到30萬株小苗,準備建設返魂草種植基地。當時,我激動的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但這就足以證明領導心里一直裝著咱們困難職工。
我還算了一筆賬:種植返魂草總共投入8萬元,其中包括購買種子、澆水設備、油脂材料、遮陽網、租地費、除草雇工費、起苗人工費等,賣大苗收入1.6萬元,賣小苗11.1萬元,賣種子1.4萬元,去年一年的總利潤就有6萬多元,一下就讓我摘掉了“貧困帽”。
這幾年,我還積極參加林業局工會舉辦的中草藥種植培訓班,講授返魂草種植技術,讓更多父老鄉親了解返魂草,一起創業增收。人工種植返魂草最大的好處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每年都能收一茬,經濟效益是普通農作物的5至7倍。特別是七月份返魂草開花時,放眼望去地里一片金黃,在綠葉的簇擁下,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隨風搖曳,真是美極了,心情也非常舒暢,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讓腰包鼓了起來,可謂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曾經不起眼的“方寸地”,也能變成“聚寶盆”。今年,我的返魂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畝,馬上就開始收割、晾曬了,預計能賣出三四千斤干返魂草,穩賺不賠。我打算再種點金蓮花、白芍等中草藥,讓園地開遍“致富花”。這些年,我始終相信,只要想致富,處處是門路,只要人勤勞,幸福的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