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養豬舍里話小康

凌鶴聞
2020-11-02
2209
 粉碎飼料、喂食喂水、清理圈舍……和大多數養豬戶一樣,每天我都必須早起,鉆進豬舍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叫劉恒峰,今年50歲,在庫都爾林業局小九亞貯木場擔任護林員。平日里一邊上班,一邊養豬,單位、家里兩頭跑,忙得腳打后腦勺。可我喜歡這樣的日子,充實又踏實,要不怎么能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生活呢?

      我的故事要從12年前說起。那是2008年的春天,林業局工會到單位調研,鼓勵支持大家發展家庭經濟,給我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當時,妻子沒有工作,孩子還要上學,家里僅靠我一人的微薄工資維持,日子時常捉襟見肘。作為一家之主的我,總想著干點什么,為妻女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妻子商量后,我們決定發展養豬業。

      我向林業局工會申請了2000元的無息貸款,買了兩頭母豬,單位還幫助我解決了豬舍。那時候可真難啊,連買飼料的錢都沒有,多虧有好心人愿意借給我,可以等掙了錢再還。

      我七拼八湊,總算“萬事俱備”了,靠著一間80平方米的豬舍白手起家了。

      因為妻子身體不好,我不舍得讓她太勞累。單位忙的時候,我通常都凌晨3點多起床,把豬舍里的活干完才去上班,下班回家后也要先去豬舍轉轉。養豬的活雖然又臟又累,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可我顧不上這些,一門心思只想著把豬養好。

      天有不測風云,在養豬的第二年,我上山打火時不小心被草爬子咬傷,被確診為森林腦炎,住了兩次院才保住了性命。雖然落下了后遺癥,我卻暗自慶幸,腿腳依然麻利,還能繼續養豬。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自繁自養,培育純種豬。一頭豬要喂養七八個月、長到300斤以上才能出欄,主要喂苞米、麩皮和自己家種的大白菜等糧食。豬肉品質有保證,父老鄉親吃著才放心,所以我家豬肉從來不愁賣。

      漸漸的,家里開始有了一點積蓄,我便逐漸擴大養殖規模,豬舍面積也擴建到了最初的3倍,2014年,存欄量最多,有300多頭豬。可偏偏那幾年趕上豬肉市場行情暴跌,賣吧,舍不得,不賣吧,有的豬已經長到了450多斤,又實在是留不得,只好忍痛低價出欄了100多頭,結果一下賠進去5萬多元。

      誰知禍不單行,剛出生的小豬崽拉稀的特別多,沒幾天就死了60多頭。為了接生小豬,我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之夜是在豬舍里度過的。眼看著成筐拎出去的豬崽和妻子心疼無助的淚水,痛定思痛,我開始查找豬崽死亡原因,發現是豬圈衛生清理不達標導致的。

      我趕緊買了幾臺產床,自帶調節溫度的暖箱,又安裝了攝像頭,隨時觀察母豬產仔情況,還購買了自動采食槽和自動飲水器,節省了許多勞動力和時間。

      原來,養豬也要講究科學。

      豬舍升級改造后,豬崽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每年出欄量都能保持在七八十頭。趕上今年市場行情好,出欄豬已經全部銷售一空,凈賺了20多萬,頭一回掙這么多錢,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豬舍里現存欄70多頭小豬,3頭待產母豬,明年又有了新盼頭。

      養豬十來年,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不僅如愿脫貧了,還搬進了新樓房,多虧了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和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其實只要肯干,致富不難,人人都能過上向往的小康生活。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