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玲
“不好,你看我大姨怎么了?”表弟疑惑地問。
“剛才進衛生間時還好好的,這前后沒幾分鐘,怎么左側身子就不好使了呢?”我急切地說。
2020年12月27日,綽爾林業局有限公司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洋溢著迎接新年的喜悅氛圍,而我家卻在進行著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當日下午5時,母親突然感覺左側胳膊有些麻木,不像平時那樣活動自如,但怕兒女擔心,小來小去的毛病她都會忍著。晚上9點鐘,母親從衛生間出來,弟弟妹妹發現她的左側身子明顯往一邊使勁,腳步也越來越沉,母親也察覺到自己真的病了,便把下午胳膊就有些麻木的癥狀告訴了弟弟妹妹,這可急壞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妹夫立即給他的好朋友———海拉爾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柴建興打了電話,柴醫生詳細了解了母親的病情,建議母親先做核磁共振,再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聽了柴醫生的話,弟弟妹妹立即帶著母親連夜驅車趕往海拉爾區人民醫院。
夜色黑、路途遠且道路顛簸,等我們到達醫院時,所有醫護人員早已在醫院門口等候多時。他們一路小跑著迎上來,迅速將母親抬進核磁共振檢查室,第一時間為母親進行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通過核磁共振評估,綜合影像及臨床表現,進一步明確了母親急性期腦梗死部位,病變大小等,符合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適應癥。柴建興醫生立即請示急診科主任劉世超,劉世超指示迅速啟動溶栓綠色通道。
柴建興醫生深知時間對搶救患者的重要性,他迅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解母親的病情,他說:“雖說已經超過溶栓6小時最佳時間,但根據腦部核磁檢查結果,現在能為老人家溶栓,需要家屬簽字。”我們同意后,他們立即為母親實施溶栓治療,時間在一分一秒地度過,緊張的氣氛讓我們每個人都喘不過氣來。
12月28日凌晨3時,母親順利完成溶栓治療。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地守護著母親,隨時監測病情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的左側胳膊已經可以慢慢抬起來,左腿也能稍稍抬起來一點點,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卻給在場醫護人員莫大的鼓舞,他們忘記了疲憊,繼續守護在母親身邊。每過去一個小時,母親的胳膊和腿都有些漸好的變化。
經過6個小時的規范治療,母親終于可以慢慢行走了,肢體功能也大部分恢復,而且未出現溶栓后的副作用。
看到母親的笑容,柴建興醫生倍感欣慰,他說,每當看到病人在自己的治療下重獲健康,就會感到非常幸福,他經常鞭策自己,要更好地為患者服務。